从日本地震看我国核电安全发展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提出以来,能源领域愈来愈明确地认识到积极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国内核电建设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2022-04-19
如何让14亿人碳中“核”?
在双碳大背景下,能源行业急需大力发展清洁而高效的能源,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用电需求。然而一直以来,风光电等绿色能源受困于稳定性不足的先天缺陷,而储能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又尚需一些时日。但其实人类社会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找到了一种可能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并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核能。
2022-04-19
迈向公正的能源转型:核电在清洁能源领域拥有最高薪酬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一次活动上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从化石燃料的转变而失去的就业机会更多,而薪酬最高的将继续是核电,核电将提供重要且可持续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当地和区域经济受益。
2022-04-18
核电上网电价改革来了 核电即将迎来新发展
今年,“推进燃气发电、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写入国家发改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又会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2022-04-14
叶奇蓁院士:我国核能的创新发展
核能发展对保障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编制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体现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精神,为贯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提供科技支持。
2022-04-1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我国是核能和核技术利用大国。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以国家核安全观为指导,既抓当前,加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又谋长远,夯实基础,持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2年,生态环境部在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技术利用、电磁辐射环境等监管领域将开展哪些工作,采取哪些新举措?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
2022-04-06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同志就《“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答记者问
近期,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能发科技〔2021〕58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同志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22-04-02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4-01
核能供热发展模式研究
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形式,在集中供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核能供热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升级,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在试点运行。
2022-03-31
核电行业分析:碳中和下核电或大力发展
截止2020年,世界平均核电发电量占比10.4%,排名第一的法国占比70%。根据wind数据,中国2021核电发电量占比总发电量的5.02%。
2022-03-23
俄乌局势油气暴涨,全球400多台核电机组够用吗?
“目前世界上有400余台核电机组,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0%。从能源需求和低碳化要求看,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应重视对核电的发展。”
2022-03-19
全国政协委员罗琦:让核电发展的春天继续延续
“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华龙一号”在“十四五”时期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
2022-03-09
全国政协常委王寿君: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 加强核科普工作推广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加强核科普工作,为我国核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22-03-07
两会核声——万钢:以核电为纽带,构建能源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都在积极行动,其中发展核电成为破解这道难题的一个重要选项。”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在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回望近年来国际形势与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发出感慨。
2022-03-05
美专家建议核态势评估关注核材料安全
《原子科学家公报》核威胁倡议的核材料安全高级主管Nickolas Roth于2月28日发文表示: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在欧洲展开的政治危机和人类悲剧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主导国家安全辩论。随着世界的目光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集中在这场冲突上,拜登政府也可能会推出关键的核政策文件。
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