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能综合利用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除传统的核能发电外,核能综合利用的内涵广泛,应用场景多样,可以用于区域供暖、工业供热(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同位素生产等;此外,在太空航行、深海探测、海岛供能等特殊场景中,核能还具有持续性强、供能形式多样等特殊优势。
2022-06-21
核专家重申向海洋倾倒核污染水的危害,呼吁日本停止向反对声音施压
在日本周三初步批准排放计划后,专家们重申了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倾倒到太平洋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放射性污染。
2022-05-23
专访:日本核污染水排放计划需要“真正开放的对话”——访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成员戴维·科普尔斯通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18日审查通过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计划,为这一计划“亮绿灯”。英国斯特林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成员戴维·科普尔斯通日前接受站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广泛听取受影响民众的意见,开展“真正开放的对话”。
2022-05-20
双碳研究 | 美国专家问答:核能四问
以下是对美国核能研究所(NEI)负责政策发展和公共事务的高级副总裁约翰·科泰克(John Kotek)有关核能安全性的提问。
2022-05-20
核动力院党委书记万钢为院2022年第一期“青马讲坛”授课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就业机会。其中,核能行业将提供大量和长期的高薪工作岗位,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022-04-20
从日本地震看我国核电安全发展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提出以来,能源领域愈来愈明确地认识到积极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国内核电建设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2022-04-19
如何让14亿人碳中“核”?
在双碳大背景下,能源行业急需大力发展清洁而高效的能源,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用电需求。然而一直以来,风光电等绿色能源受困于稳定性不足的先天缺陷,而储能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又尚需一些时日。但其实人类社会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找到了一种可能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并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核能。
2022-04-19
迈向公正的能源转型:核电在清洁能源领域拥有最高薪酬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一次活动上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从化石燃料的转变而失去的就业机会更多,而薪酬最高的将继续是核电,核电将提供重要且可持续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当地和区域经济受益。
2022-04-18
核电上网电价改革来了 核电即将迎来新发展
今年,“推进燃气发电、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写入国家发改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又会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2022-04-14
叶奇蓁院士:我国核能的创新发展
核能发展对保障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编制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体现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精神,为贯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提供科技支持。
2022-04-1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我国是核能和核技术利用大国。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以国家核安全观为指导,既抓当前,加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又谋长远,夯实基础,持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2年,生态环境部在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技术利用、电磁辐射环境等监管领域将开展哪些工作,采取哪些新举措?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
2022-04-06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同志就《“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答记者问
近期,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能发科技〔2021〕58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同志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22-04-02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4-01
核能供热发展模式研究
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形式,在集中供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核能供热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升级,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在试点运行。
2022-03-31
核电行业分析:碳中和下核电或大力发展
截止2020年,世界平均核电发电量占比10.4%,排名第一的法国占比70%。根据wind数据,中国2021核电发电量占比总发电量的5.02%。
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