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运行六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成果鉴定
6月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国核运行本部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国核运行“管状能力验证用试块的制造技术”、“核电站水下燃料棒直径测量系统”、“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焊缝维修技术”、“全覆盖式固定超声水浸点聚焦控制棒检测技术”、“AP/CAP系列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在役检查系统国产化研制”、“辐射环境强适应型视频产品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六项成果顺利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
2023-06-13
两会核声:与美俄相比,中国在核领域基础科研体系构建方面还有差距
“核科技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夯实基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要求。”罗琦认为,核领域基础科研是核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标志,当前我国与核科技创新取得领先地位的美俄相比,在构建强大的核领域基础科研体系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2023-03-10
西屋eVinci微堆启动美国和加拿大监管机构的联合许可程序
西屋电气公司2023年2月21日宣布,公司已经提交了一份意向通知书,将eVinci微堆的关键许可报告提交给美国核管会(NRC)和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CNSC)进行联合审查。NRC和CNSC于2019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促进此类先进核能技术的技术审查。
2023-02-23
现代表面评估技术应对当今核电站的检测挑战
尽管核电站是世界上监管最严格、最安全的工作场所之一,但检查方面的挑战依然存在。根据行业专家的估计,分布在全球的400多座反应堆平均有30年的历史,而且越来越老。将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60年或更长,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当务之急,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在寻找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以预测和维护现场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前所未有的劳动力短缺、即将退休的检查专家以及传统的工作方法正在加剧高效、准确和低成本地进行安全检查的问题。
2023-02-09
攻关“卡脖子”,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西安交大联合田湾核电,创“国内首次”!
1月24—30日,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5号机组第3循环顺利临界并完成指定功率台阶试验,西安交通大学NECP团队通过远程值守圆满完成了2项创新技术的应用验证。
2023-02-04
波法企业就在波开发SMR核电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波兰可再生能源交易商Respect Energy已经与EDF签署了一项协议,合作开发基于法国Nuward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的波兰核电项目。
2023-01-18
秦山核电获得首个国际专利授权
近日,秦山核电发明专利“全数字化棒位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FULL-DIGITAL ROD POSITION MEASURE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获美国专利授权,实现了中国核电在美专利授权“零的突破”。
2023-01-12
评估反应堆辐射损伤的新方法
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核电反应堆中某些重要安全检查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节省资金并增加总的电力输出,而且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会增加工厂的安全运行寿命。
2023-01-10
原子能院成功研制国际首款核辐射探测芯片
近日,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际首款X/γ和中子一体化辐射剂量探测芯片。该芯片可用于涉核领域放射工作场所、人员、环境等辐射剂量监测场景,能够实现X/γ和中子剂量的准确测量,相关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彰显了原子能院的创新研发能力。
2023-01-10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开发出利用臭氧对国家核电站设备进行净化的新技术
作为Rosatom统一工业技术研发计划的一部分,Rosatom的燃料公司Tvel奉命在特罗伊茨克创新与融合研究所(Triniti)开发了一项俄罗斯核工业的独特技术。在研发阶段,搭建了一个实验台,以测试使用高浓度臭氧的去污技术,并制作了一个可运输的台子,用于国家核电站管道设备的去污。
2023-01-05
灵伴科技AR智能设备助力核电迈进工业元宇宙
11月3日,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贯彻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总体方针,促进核电创新发展,交流数字化转型经验,分享数字化转型成果,由中国核能协会主办的2022年度核电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集了众多专家和头部企业,探讨交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网络安全、云宇宙等不同的数字技术在核电产业链的应用,以技术为推动、以场景为落脚点,共同打造数字核电新生态,实现产业升级新价值。因为核电行业具有...
2022-11-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首批待转化成果
核动力院共有专利1400余项(不包含国防专利),目前,首批拟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的25项技术成果(清单见附件)正在通过中核集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平台(核创空间)运营主体中核同创(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公开转化交易。
2022-05-20
“华龙一号”411台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
在设备研制方面,“华龙一号”共有设备7万余台套,涉及5300余家配套供货厂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先进堆芯测量系统、非能动系统设备等411台核心装备实现自主化、国产化,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国内首堆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8%。
2022-05-07
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技术在“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建设现场应用
立足百亿规模新起点,逐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核二二吹响了奋进新时代的冲锋号角。为充分展现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建设幸福二二、奋斗二二、创新二二、健康二二的执着追求和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以昂扬姿态和丰硕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特开设爱你二二系列栏目。4月25日,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技术(GMAW-ArA)正式应用于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海南昌江小堆示范工程钢制安全壳下筒体纵缝实体焊接。该工艺作为核电建设项目中的一种新型焊接...
2022-05-05
散热领域新技术——能给手机“退烧”可为核电“降温”
手机壳还能给手机“退烧”?日前,随着一款冰肤散热手机保护壳成功面世,背后的研发团队——武汉大学胡雪蛟教授及其创办的武汉润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关注的焦点。
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