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理:将积极利用核能实现碳中和,并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工具
韩国总理韩德洙17日表示,韩国将积极利用核能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工具。
2022-06-18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
2022-06-13
俄乌冲突下,欧洲多国对核能发展有了新思路
2021年年初,欧洲极寒天气叠加三季度风力不足,下半年欧洲天然气、电力、碳排放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引发了欧洲各国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大部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欧盟天然气、电力价格持续攀升,进一步为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近期,欧盟多个组织和国家提出重新重视核电发展,或将迎来核能新发展机遇。
2022-05-10
新项目核准,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这是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有新核电项目获批。双碳目标下,应如何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
2022-04-21
重磅预告!第十届“魅力之光”杯核科普启动仪式暨院士凤凰网直播活动
4月21日15:00“魅力之光”将再次启航,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两位院士将与你一起走近核科学展望绿色美好未来。
2022-04-21
我国核电风光发电量、上网电量双双突破10亿千瓦时
据国资委官方微信号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上网电量取得可喜成果。截至3月29日24:00,中国核电(8.010, -0.10, -1.23%)风光发电业务单月发电量、上网电量首次双双突破10亿千瓦时大关,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12.4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28万吨,植树造林702.53公顷。
2022-04-01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上海电气参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
2019年3月21~22日,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下属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承制的福清核电6号机组堆内构件设备通过正式验收,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04-01
核能供热发展模式研究
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形式,在集中供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核能供热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升级,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在试点运行。
2022-03-31
经济之声《报时中国经济》余剑锋: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应邀参加《报时中国经济》回首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实践,展现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勇于作为担当的新时代央企形象。
2022-03-30
中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近日,从福建福清传来好消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2022-03-30
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依法规范开展核电厂和研究堆核安全监管
我国高度重视核安全,提出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核能利用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过去一年我国核电厂和研究堆安全状况如何?2022年,在核电厂和研究堆核安全监管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另外,针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在核电安全监管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为此,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给予了解答。
2022-03-25
工作研究丨碳中和目标下核电发展初步研究
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主要在“三北”地区,电力消费集中在土地资源紧张、可再生能源禀赋不足的中东部地区,核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
2022-03-23
核电行业分析:碳中和下核电或大力发展
截止2020年,世界平均核电发电量占比10.4%,排名第一的法国占比70%。根据wind数据,中国2021核电发电量占比总发电量的5.02%。
2022-03-23
储能产业万亿级蓝海,核能企业能占几成?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内外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催生出了万亿级的储能蓝海市场。根据中咨公司测算,2021~2025年,我国累计新增储能装机规模6000万千瓦以上,复合增速达21%。核能企业应提高储能产业战略定位、推动优势科技成果转化、布局新能源发电自建联建储能,抓住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22-03-22
国家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方案,核能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核智库”专家建议,核能企业要快速抓住储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应提高储能产业的战略定位、推动优势科技成果转化、布局新能源发电自建联建储能。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