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与核聚变企业达成购电协议,押注未来清洁能源
6月30日路透社消息,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宣布,已达成协议,将从弗吉尼亚州一个以核聚变为燃料的项目购买电力。核聚变是为太阳和恒星提供能量的反应,不过目前尚未在地球上实现商业化应用。谷歌与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签署了该技术首个企业直接购电协议。CFS于2018年从麻省理工学院(MIT)分拆出来。依据协议,谷歌将从CFS的ARC项目购买200兆瓦的电力,该项目计划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CFS正在全球最大的高耗能数据中心所在地——弗...
2025-07-01
西屋电气获1.8亿美元合同,助力ITER聚变反应堆真空容器组装
6月30日,西屋电气公司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签署了一份价值1.8亿美元的合同,负责组装聚变反应堆的真空容器。这一合同签署是ITER反应堆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将为未来以聚变作为可靠无碳能源的实用化发展开辟道路。目前,ITER托卡马克装置坑内已安装两个真空容器扇区模块。西屋公司作为聚变能源(F4E)联盟成员,携手合作伙伴安萨尔多核能公司和沃尔特·托斯托公司,共同参与了真空容器扇区的制造工作。依据合同,西屋电气将承担ITER...
2025-07-01
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一期工程高质量建设实践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圣杯,是我国核能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近年来,国内可控核聚变发展呈现加速突破、多路线并进、商业化探索的态势,在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积累下,中国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研究院,是中国核聚变技术研究和核聚变能源开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推动我国核聚变研究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为进一步推进解决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打造...
2025-06-25
京都Fusioneering和Astral Systems加入卡勒姆核聚变中心
近日,京都聚变工程公司(Kyoto Fusioneering)和Astral Systems正式加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卡勒姆校区不断壮大的聚变技术和人工智能组织集群。这两家公司的入驻,是卡勒姆校区向志同道合者聚集社区转型的重要一步。卡勒姆校区汇聚了来自聚变能源、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组织,有力地助力英国引领全球商业聚变能源探索。京都聚变工程公司是领先的聚变技术开发商,Astral Systems则是紧凑型聚变创新领域的佼佼者。...
2025-06-18
慕尼黑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完成A轮融资,加速商业聚变发电厂建设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近日已完成A轮融资,成功获得1.3亿欧元(约合1.5亿美元)。此次最新融资使该公司来自私人和公共渠道的总融资额超过1.85亿欧元(约合2.13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专门用于Proxima Fusion利用仿星器设计建造商业聚变发电厂的目标。Proxima Fusion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Francesco Sciortino表示:核聚变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战略机遇,将全球能源依赖从自然资源转向技术领导地位。新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投入...
2025-06-16
韩法核聚变研究机构签署联合研究协议
6月11日,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聚变研究院)宣布,该院与法国原子能替代能源机构(CEA)下属的磁聚变研究所(IRFM)在大田DCC举行了基于钨环境的核聚变等离子体运行技术联合研究合作签字仪式。此次协议旨在以两机构于2023年8月签署的框架协议为基础,推动对钨环境下长期等离子体运行和控制技术开展更深入的联合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两家机构共同运营的KSTAR(韩国)和WEST(法国)装置,均为搭载钨材料内壁环境的实验装置,将应用于未来的核聚变...
2025-06-12
英国Astral Systems与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在核聚变燃料氚生产上获突破
近日,英国核聚变反应堆公司Astral Systems与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宣布在核聚变燃料氚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Astral声称,其成为第一家利用自有多态核聚变反应堆进行氚增殖的商业化核聚变公司,此举旨在解决核聚变行业燃料稳定供应这一主要问题。该团队与布里斯托大学及Hugo Dominguez-Andrade博士携手合作,成功在实验性锂增殖包层中实时生成并检测到氚的产生。这一成果是在今年三月份为期一周、持续55小时的氘 - 氘(DD)聚变中子辐照实验中...
2025-06-06
德国温德尔施泰因7-X装置创热等离子体保持时间世界纪录
在德国温德尔施泰因7-X装置上,科学家们成功创造了热等离子体保持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仿星器首次超越托卡马克装置,以创纪录的稳定性保持高性能等离子体长达43秒。维持足够长时间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是实现聚变能的关键,而此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在聚变能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前,此类实验的等离子体保持时间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此次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套全新的燃料输送系统。该系统由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能够将冷冻...
2025-06-07
美国Type One Energy完成350MWe聚变试验发电厂首次正式设计审查
美国聚变能源开发商Type One Energy宣布,已成功完成对其采用仿星器技术的350MWe聚变试验发电厂Infinity Two的首次正式设计审查。Type One Energy称,Infinity Two基于世界上唯一可实施的、经同行评审且发表于《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的聚变发电厂物理基础。初步设计审查成功完成,证实了无限二号的技术方法、架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符合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和更广泛全球能源市场对商业上可行首个聚变发电厂的期望。无限二号核电站设计...
2025-05-30
科学家首次测量出液态碳微观结构 对核聚变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团队通过高功率激光与XFEL的超快X射线技术相结合,首次捕捉到液态碳的微观结构(艺术图)。图片来源:HZDR由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刊发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利用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上的高性能激光器DIPOLE100-X,首次成功测量出液态碳的微观结构。液态碳存在于行星内部深处,同时在未来核聚变等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研究条件极其...
2025-05-28
东京大学携手八家企业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助力日本聚变能源发展
东京大学将与Starlight Engine株式会社、京都Fusioneering株式会社、电力开发株式会社、日挥日本株式会社、藤仓株式会社、古河电工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等8家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共同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该计划属于企业赞助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当前,全球围绕聚变能发电的验证竞争愈发激烈,各方均期望尽早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日本内阁府通过聚变能创新战略,正全力加快聚变能的研发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完成聚变发电的验证...
2025-05-10
美国Alpha Ring公司推出紧凑型聚变研究设备
美国核聚变初创公司 Alpha Ring 在摩纳哥清洁核聚变论坛上展示了其桌面和远程操作的核聚变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公司还在论坛上与全球八所领先的学术机构签署了协议。Alpha Ring 总部位于加州,在洛杉矶、蒙特雷和台北设有实验室。此外,该公司还在摩纳哥设有实验室。Alpha Ring 位于加州和台湾的两个实验室中的 Alpha-E 聚变装置通过摩纳哥论坛进行了实时远程操作。此次演示展示了全球研究人员和学生如何通过安全的云端基础设施进行实时...
2025-05-07
东京大学携手八家企业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
东京大学将与Starlight Engine株式会社、京都Fusioneering株式会社、电力开发株式会社、日挥日本株式会社、藤仓株式会社、古河电工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等8家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共同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该计划属于企业赞助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当前,全球围绕聚变能发电的验证竞争愈发激烈,各方均期望尽早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日本内阁府通过聚变能创新战略,正全力加快聚变能的研发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完成聚变发电的验证...
2025-04-30
西物院副院长冯勇进率团赴法出席第二届ITER聚变实业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商业论坛
4月22日至25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副院长冯勇进率团,应邀出席在法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和马赛举行的第二届ITER聚变实业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商业论坛(IBF/25)。论坛期间,冯勇进拜访了ITER组织副总干事Yutaka KAMADA、工程总指挥Sergio Orlandi,并与副总干事罗德隆、科技部核聚变中心(CNDA)副主任王敏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冯勇进感谢ITER组织和CNDA一直以来对西物院发展的关心和大力支持,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实...
2025-04-30
国际首次!民营企业核聚变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4月18日,记者从新奥能源研究院获悉,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该研究院技术人员介绍道,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新奥引领的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同时也标志着新奥玄龙-50U装置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重要一步。新奥玄龙-50U装置在玄龙-50基础上用时2个半月于2023年底完成升级;2024年1月24日实...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