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均:“浓缩”人生
刘广均曾担任清华大学的物理系老师,后担任兰州国营五○四厂总工程师时,参与并组织多项革新措施,使我国浓缩铀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他后来又担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在担任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总负责人期间,大大推动了研制进度。1985年,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3-02-09
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粒子整体自旋排列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或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新方向。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2023-02-07
关于锆的五个有趣的事实
从矿物--锆石中提取的金属锆可能并不为人所知,但其卓越的特性使它在核电、化学工业、医药等领域不可或缺。自古以来,锆石--这个词据说起源于波斯语的zargun,意思是类似黄金--一直被用于珠宝和装饰品。
2023-02-06
《流浪地球2》没说的都在这里了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告诉记者,“当以氦为主要成分的太阳核心逐渐收缩时,其温度也越来越高。当温度达到约1亿摄氏度时,氦会被点燃,大量的氦在几分钟内完成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很巨大,发出的光会猛然增加约50倍,这个过程就是氦闪。”
2023-02-06
核聚变 |《流浪地球2》核科学的科幻与现实
《流浪地球2》提出了太阳氦闪的概念,正是为了躲避氦闪,人类才不得不让地球离开太阳系,为此建造了大量的行星发动机,开启了流浪旅程。所谓氦闪,是指中等质量恒星的核心表面堆积的氦突然开始的核聚变反应。
2023-01-31
吾家吾国丨独家专访“核工业功勋人物”葛昌纯
在《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的镜头前,夏元洛教授讲起丈夫葛昌纯院士把天平带进厨房,按照科学原理配比做饭的故事。做一桌好菜,靠的不是一板一眼按公式和原理寻求最优解,但多年来研发核心领域的关键材料,“材料报国,追求第一”的思维习惯要求他始终精准、完美地对待手头的每一样工作。
2023-01-29
核聚变原理 | 请赐予我“人造太阳”的力量吧
《请赐予我“人造太阳”的力量吧》通过动画的形式、巧妙的方法、精良的制作、生动的语言将核聚变知识中最有趣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带大家一同揭开“人造太阳”的神秘面纱,解读“人造太阳”的神奇原理,走近“人造太阳”的神圣事业。视频内容层层递进,互动性强,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
2023-01-18
今天,缅怀于老!
于敏生前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23-01-16
什么是氘?
氘是一种稳定的氢的同位素,与 "正常 "的氢原子或氕不同,它还含有一个中子
2023-01-16
探索核能制氢星辰大海
2022年9月至11月,东华能源与中国核电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推进高温气冷堆项目,主攻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能制氢。本篇报告尝试从高温气冷堆出发,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核能制氢,东华能源未来的核能制氢战略是怎样的?
2023-01-14
钱皋韵:他是王承书的“黄金搭档”,也是痴迷无线电的“老顽童”
由于所从事专业领域的特殊性,中国工程院院士、铀同位素分离技术专家钱皋韵并不广为人知,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核工业领域所绽放的光芒——他是新中国最早派往莫斯科大学攻读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之一,在即将毕业之际,放弃撰写毕业论文,紧急转入钱三强实习团学习核技术知识;他是钱三强信赖、倚重的科技骨干之一,曾多次转变专业方向,只为国家需要;他是铀浓缩气体扩散机的物理设计及分离膜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与王承书院士并称“黄金搭档”……
2023-01-06
研究人员合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辐射可视化
来自核工程、物理学和工业工程的三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正在汇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发明,创造一种高度创新的技术,用于对核电站核心进行高保真、实时监测。
2023-01-05
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运行30余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领跑世界最前沿
“这些带电粒子的轨迹,就像流星雨划过天际。”北京谱仪Ⅲ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李海波紧盯谱仪控制室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单事例粒子轨迹,生动地描述。每年的11月到次年6月,是北京谱仪Ⅲ最忙碌的时段——谱仪将连续收集数以万亿计的对撞数据。
2023-01-04
核物理与高性能计算机
杰斐逊实验室及其合作伙伴通过核物理高级计算合作项目获得科学发现奖。
2023-01-03
王方定:“叫我‘王老师’,听了才高兴”
核工业功勋人物、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王方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点火中子源,参与创建了我国核试验放射化学诊断技术体系,上世纪80年代,他在乏燃料后处理、放射化学、裂变化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核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