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进行时 | 秦山核电: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关于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要求,秦山核电立足“三新一高”,以组织保障、顶层设计、强化落实为抓手,推进五大方面改革行动,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对标一流、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以冲锋在前的姿态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2-07-21
央视专访实录丨中国与世界核电大国在同一梯队里
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央视记者就我国核能产业链发展状况、产业链整体研发能力、各种反应堆研发水平、核能的综合利用、当前我国核电机组发电量增加原因、不断推进我国核电建设的必要性等6个问题专访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叶奇蓁院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第3期《中国核能》杂志编辑实录采访内容,以飨读者。
2022-07-20
山东省实施八大工程行动 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近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发布的八大工程行动分别为《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煤炭天然气原油储备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风电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蓄电池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核能发展建设工程行动方案》。
2022-07-20
“暖核一号”又获奖了!
近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核电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从339份报送成果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选核电工程建设高推广价值五新技术成果!
2022-07-19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访问瑞典斯杜斯维克核技术公司
近日,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应邀访问瑞典斯杜斯维克核技术公司。崔爱民一行参观了实验室,并与公司总裁卡米拉霍夫隆德等就深化中瑞核材料、核医学、核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进行了交流。
2022-07-18
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开工,胶东半岛核能供暖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获悉,7月14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正式开工。当天,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启动。海阳二期工程是山东省“十四五”首个开工的核电项目,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也是除发电外首次核能大规模综合利用。
2022-07-16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核电安全有序发展迎来“窗口期”
当前,我国核电正迎来安全有序发展“窗口期”。7月14日、15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暨900兆瓦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核岛安装先后开工建设。
2022-07-16
人民日报:创新应用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感言)
推动核能创新应用,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同时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
2022-07-14
“零碳”供暖:探秘国内首创的大型压水堆商业供热项目
韩联社7月12日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7月12日在听取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昌洋的工作汇报时指示,尽快恢复核电产业生态,并尽早为市场提供新项目。
2022-07-13
科技日报:核能综合利用新方式 古有“和气生财”今有“核能生汽”
伴随着打桩机有节奏的轰鸣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以下简称蒸汽供能项目)能源站不久前正式浇灌下第一罐混凝土。
2022-07-08
中国核能发展如何适应“双碳”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彰显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也为未来我国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
2022-07-01
古有“和气生财”今有“核能生汽” 核能综合利用再添新方式
我国首个工业园区核能供汽工程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底完工。届时,零碳排放的清洁蒸汽将从田湾核电站源源不断地输向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国内核能供汽也将真正迈向实践应用。
2022-06-28
董秘问答丨本期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核能供暖、核能供汽、碳-14同位素等
董秘问答丨本期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核能供暖、核能供汽、碳-14同位素等
2022-06-24
中国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因地制宜 实现南方首个核能供暖
“十四五’规划以来,公司在纯核电基础上逐渐进行产业扩张转型,特别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明泽近日在做客《中上协会客厅》时称,中国核电近年来实施了多个综综合利用项目。
2022-06-22
以核能综合利用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除传统的核能发电外,核能综合利用的内涵广泛,应用场景多样,可以用于区域供暖、工业供热(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同位素生产等;此外,在太空航行、深海探测、海岛供能等特殊场景中,核能还具有持续性强、供能形式多样等特殊优势。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