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探索核能综合利用 助力资源高效利用
眼下,国家电投山东核电“暖核一号”三期900MW区域级核能供热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计划于今年供暖季建成投运,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工程,可满足100万居民的冬季清洁取暖需求。
2023-05-28
核能利用 不只是发电
核能不只能发电,还可以供暖、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甚至生产医用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近年来,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势头渐起,维度与广度进一步拓展。
2023-05-15
实现全国第一次核能“零碳”供暖!海阳市勇夺四项第一
国内最大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二期县域级202.5MW核能供热工程完成第二个供暖季任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超198万吉焦,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近500万平方米居民持续安全稳定供热126天。
2023-05-14
全球核能发展动向及启示(2023)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自20世纪中叶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核能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气候问题带来的能源转型思考叠加能源供应危机,使全球多国重新审视核能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核能发展战略,并开展了诸多行动。本文综合梳理全球主要核能国家发展策略、技术创新和综合利用动向,以期为我国核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3-05-09
2027年投运!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建设“提速快跑”
胶东半岛,四月的海阳,春风拂面,大地绽绿,处处涌动着干事、兴业的热潮。近日记者在海阳核电厂区欣喜地看到,施工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随着4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顺利浇筑,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又迎来一个新的节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提速快跑”。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包括3、4号两台机组,3号机组已于2022年7月开工,两台机组于2027年建成投运。
2023-05-05
发电之余供暖供汽、淡化海水 持续扩围的核能综合利用能走多远
从江南到东北,最近两三年冬季,核能暖气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在供电的同时,核能正在发挥其传统用途以外的更多潜力。据澎湃新闻了解,国内大型核电厂正在推进多个供暖、供汽项目,商业化核电海水淡化项目也处于探索过程中。
2023-05-03
实地探寻中国核电自主创新之路
我国核电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自主发展历程,同时成功实现了从发电到多元化综合利用的蜕变。
2023-04-30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确保安全生命线 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
4月26日,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3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表示,按照我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战略部署,国家能源局将认真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23-04-27
一图读懂中国核电2022年年报
2023-04-27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4月2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首席专家、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王毅韧介绍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
2023-04-26
《人民日报》刊发中国核电署名文章: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赋能美好生活
4月7日,中国核电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应邀出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人民日报社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联合主办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并作题为《魅力核能点亮万家灯火、清洁能源赋能美好生活》主旨发言
2023-04-11
三大巨无霸央企密集前来,山东向核能强省“狂飙”
3月22日,山东党政一把手在山东大厦会见了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一行。此前4天,山东与国家电投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两大巨无霸央企签署《共同组织实施“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双方均是一把手参加。
2023-03-24
中国航天再突破,开发太空核反应堆,解决建造月球基地关键难题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透露,自主研发的基于氦氙混合工质的空间闭式布雷顿热电转换系统,已经完成多次系统级热试车,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技术虽对一般民众并不太为人所知,但在国内外业界却引起了极高的关注。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空间反应堆电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可有效解决深空探测、月球和火星基地的能源难题。
2023-03-20
华能与山东省、国家电投签署“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
3月1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签署《共同组织实施“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
2023-03-19
核电如何与石化行业耦合?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基荷能源。一台 60 万千瓦级别的高温气冷堆年发电量可达 40 亿千瓦时以上。核电相较于风光等新能源,电力供应更加稳定,能够满足石化行业、石化产业园区对能源供应系统的稳定性要求。
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