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毅会见闫剑波
8月26日,国家电投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江毅在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会见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就核能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链、先进核能创新中心和“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等进行交流。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见。
2022-08-27
研判中国国情下的核能选择
近期,国网能源院组织召开了核能发展智库业务分析会,对核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以准确研判中国国情下的核能选择并落实到智库研究工作中。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特别邀请了分析会成员贾跃龙、冀星沛、苗中泉、徐志成、刘键烨等专家,以“能源圆桌派”的形式分享他们的思考。
2022-08-10
叶奇蓁:核能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核能在降低煤炭消费、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输送压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除传统的核能发电外,核能综合利用的内涵广泛,应用场景多样,可用于区域供暖、工业供热(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同位素生产等;此外,在太空航行、深海探测、海岛供能等特殊场景中,核能还具有持续性强、供能形式多样等特殊优势。
2022-08-03
广东惠州:科学安排核电项目建设时序,大力培育和建立核电产业链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核安全监管,突出核电作为绿色支柱电源的战略地位,科学安排核电项目建设时序,大力培育和建立核电产业链。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
2022-08-03
除了发电,核能还有这么多用途
中国核电发展虽然起步晚,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高水平的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其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方阵。近年来,除了生产电力外,核能还应用于城市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合成燃料等诸多场景。
2022-08-02
“双碳”系统工程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揭牌
7月31日下午,漳州能源在漳江核苑隆重举行“双碳”系统工程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建签约和揭牌仪式。漳州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葆君和航天兴科公司董事长丁峰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中心揭牌。
2022-08-02
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化水厂房开工
8月1日22时30分,在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海水淡化子项目现场,一管混凝土从泵车输送管道喷薄而出,快速注入化水厂房地梁与基础承台模板中,标志着海水淡化项目化水厂房地梁与基础承台混凝土浇筑正式开始,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海水淡化子项进入全面土建施工阶段。
2022-08-02
国家电投山东核电 书写能源应用新篇章
国家电投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是清洁能源企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坚持以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核能发电与综合利用为主导,推动核电向核能拓展,实现核能产业安全高效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核能规划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
2022-07-26
“院士行”活动走进秦山核电:以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核集团承办的“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院士行”活动走进我国核电的启航地——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来自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周守为、欧阳晓平、叶奇蓁、孙承纬、李立浧、蔡美峰、邓建军、杨春和、罗琦等九位院士参加调研。
2022-07-26
人类离不开的核技术应用
20世纪50年代,第一座利用铀原子分裂产生热量发电的电站开始运行。今天,大多数人都已经意识到,核能在提供世界低碳电力中占很大比例,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核技术在民用电力之外的应用鲜为人知。放射性同位素、核电工艺热和非固定动力反应堆在多个部门都有重要用途,包括消费品、食品和农业、工业、医药和科学研究、运输、水资源和环境。
2022-07-25
加快发展核电 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碳达峰、碳中和征程。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核电是清洁、高效、经济和成熟的能源形式,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基荷能源,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仍存在基础科研能力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以何种水平、何种方式发展核电,是核电行业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2022-07-23
重磅:专家热评来了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核能迎来了发展机遇期。海阳核电站利用常规岛汽轮机抽汽逐步实现了向海阳市全城区进行供暖,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在国内是首次,在国际上也是一项创举,对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022-07-22
核能科学技术奖 | 国和一号 创新路上壮阔无限——记上海“国和一号”研发设计创新工程
如何保证三代核电在高安全性基础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怎样研制出具有竞争力的核电机型,进而实现批量化建设?在压水堆专项总设计师、国家电投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自主化和国产化。
2022-07-22
经合组织核能机构发布《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核能的重要性》
经合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于2022年5月12日发布名为《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核能的重要性》报告。该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全球在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随即指出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基荷能源,核能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就此向其成员国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2022-07-22
重磅:行业声音来了
目前,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已经开工,核能供热,再一次被送上热搜,吸引各路专家媒体竞相关注。核能供热对核能行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有什么作用?对优化我国推进清洁供暖有哪些积极意义?.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