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利用 不只是发电
核能不只能发电,还可以供暖、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甚至生产医用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近年来,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势头渐起,维度与广度进一步拓展。
2023-05-15
在中国品牌日,看见中核品牌!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并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致辞。论坛开始前,丁薛祥巡视中国品牌博览会展区,与参展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
2023-05-15
韩国考虑部署NuScale SMR用于制氢
私营发电公司GS Energy与韩国庆尚北道蔚津县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考虑使用NuScale power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为计划中的蔚津核氢国家工业综合体提供热能和电力。根据5月4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进行在国家核氢工业综合体内建造NuScale VOYGR-6 SMR发电厂的可行性研究。他们还将合作为综合体供电和供热,并让合作公司参与该项目。
2023-05-11
美能源部拨款 2210 万美元用于推进有前途的核技术,包括制氢
美国能源部 (DOE) 向 10 个行业主导的项目拨款 2210 万美元,其中两个旨在利用核能扩大清洁氢的生产,另一个专注于使微反应器设计更接近部署。
2023-05-11
全球核能发展动向及启示(2023)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自20世纪中叶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核能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气候问题带来的能源转型思考叠加能源供应危机,使全球多国重新审视核能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核能发展战略,并开展了诸多行动。本文综合梳理全球主要核能国家发展策略、技术创新和综合利用动向,以期为我国核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3-05-09
印度尼西亚BRIN与清华大学合作设计核反应堆
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局 (BRIN) 与中国清华大学合作研究高温气冷反应堆 (HTGR) 设计。
2023-05-05
(GLCH) 联盟申请美国氢枢纽资金
Great Lakes Clean Hydrogen Hub (GLCH) 联盟根据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提交了一份完整的资金申请,以创建一个核动力清洁氢中心,为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和印第安纳州的部分地区提供服务。
2023-05-05
美国核企寻求为在役机组增容和开发核能制氢
近日,美国能源大律师公会(Energy Bar Association)中西部分会举办在线论坛。核电行业嘉宾组在会上表示,在美国在役堆群中,有一半核电机组在考虑增容,以利用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同时,还有多家核电厂业主正在开展核能制氢示范项目,以助力清洁能源转型。
2023-05-04
发电之余供暖供汽、淡化海水 持续扩围的核能综合利用能走多远
从江南到东北,最近两三年冬季,核能暖气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在供电的同时,核能正在发挥其传统用途以外的更多潜力。据澎湃新闻了解,国内大型核电厂正在推进多个供暖、供汽项目,商业化核电海水淡化项目也处于探索过程中。
2023-05-03
美韩合作建立SMR动力制氢设施
美国超安全核公司(USNC) 与韩国现代工程公司 (Hyundai Engineering) 和 SK E&C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将在未来五年内针对氢能微型站的商业化进行联合研发。
2023-04-24
张平:高温气冷堆制氢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在2025年达到7000万千瓦。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业内普遍预测到2030年在运核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有望超过美国,核电占比将上升到10%左右。
2023-04-19
我国核电敏捷业务与制氢业务展望
实现技术上看,核能供汽主要是从核电机组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经过多级换热,最后经工业用汽管网将蒸汽传递至工业用户。
2023-04-01
欧盟达成发展可再生能源协议
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3月30日达成一致: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构成比例增加近一倍,这是欧洲气候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3-31
我国核能技术创新换挡加速
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
2023-03-27
核电如何与石化行业耦合?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基荷能源。一台 60 万千瓦级别的高温气冷堆年发电量可达 40 亿千瓦时以上。核电相较于风光等新能源,电力供应更加稳定,能够满足石化行业、石化产业园区对能源供应系统的稳定性要求。
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