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明星2号横空出世,可将核废料“变废为宝”!
据了解,启明星2号由我国中核院和中科院合作研制,全称为“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既能提高核燃料的利用效率,还能对产生的核废料进行二次利用。换句话说,启明星2号中的铅冷物质不仅能让核废料失去放射性,还能将其释放出的能量再次转化为电能,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021-08-09
用于绘制核电站辐射图的新型无人机
瑞士无人机开发商 Flyability 推出了一款配备辐射传感器的室内无人机,专门用于对核设施进行检查。Elios 2 RAD 旨在帮助保持核设施工作人员的低辐射暴露水平。它通过在可能的情况下代替人员来收集视觉和辐射数据,并通过为确实需要照射的计划干预提供高质量数据来做到这一点,以便将其保持在最低限度。
2021-08-09
新燃料给核工业发展带来新转折
Enfission公司相信,其创新的螺旋扭曲金属核燃料设计有可能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增强抗扩散能力,并降低核电运行成本。
2021-08-04
“高强度反应堆安全壳用钢自主化研制”科技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7月31日下午,由上海核工院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高强度反应堆安全壳用钢自主化研制”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的鉴定。
2021-08-02
美国能源部三管齐下 开发先进核电技术
在ARDP计划中,美国能源部提供的资金通过三个“途径”,以开发不同的先进反应堆技术,对应不同的商业化时间框架。
2021-07-21
核能的出路:从巨型工程到“即插即用”的核电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核工程教授雅格布·布翁焦尔诺(Jacopo Buongiorno)要西方发达经济体用“核电池”辅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系统“脱碳”,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1],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幸好,丹·尤尔曼(Dan Yurman)在《Neutron Bytes》网站上做了充实性论述[2],使人能把许多情景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2021-07-20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召开中期检查问题项目专题“回头看”会
2021年7月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北京采用线上的形式组织召开了“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中期检查问题项目的专题“回头看”会,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导向,及时跟踪掌握相关问题项目的实施情况,切实为相关项目提供精准服务。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出席会议。
2021-07-19
完全掌握常规岛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访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核电部部长徐龙晴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核电部部长徐龙晴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卡拉奇2号机组已经并网发电,机组各项性能指标优异。
2021-07-16
加拿大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核燃料
2021年7月9日,加拿大核实验室(CNL)表示,通过利用新的几何构造、新材料、新的燃料混合物,以及将其他材料嵌入核燃料本身的能力,3D打印技术为开发核燃料开辟了新途径。
2021-07-16
美国探索使用非常规人工智能来实现核不扩散
2021年7月9日,美国能源部(DOE)表示,国家核军工管理局(NNSA)致力于研发的办公室正在对将非常规人工智能纳入核探测的工作进行投资。NNSA正在应用领域感知人工智能来防止核武器扩散。
2021-07-15
美国首次实验证实核反应堆中子团簇效应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于2021年7月1日在《自然通讯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该项研究首次采用实验证实了核反应堆中的中子团簇(Neutron-Clustering)效应,并且证明反应堆内中子团不会完全消失。这项研究对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以及增加反应堆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1-07-15
华龙一号机组无损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核电厂之前应依据监督部门的要求实施技术能力验证,以保障采用技术的可靠性。华龙一号堆型在役检查依据的规范为RSE-M 2010。在RSE-M 2010规范中对役前和在役检查无损检验技术提出了能力验证要求
2021-07-14
先进核燃料正成国核能技术研发领域新的竞技焦点
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要发挥优势并实现安全、高效运行,扮演“能量来源”角色的核燃料性能至关重要,也正因如此,先进核燃料正成为各国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新的竞技焦点。
2021-07-14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背后寓意非比寻常
今天,中核集团“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开工,电功率12.5万千瓦,建设周期58个月,预计2026年建成。
2021-07-13
美国西屋电气为昌江核电站开发汽轮机安全和控制系统
美国西屋公司宣布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动控制工程分公司签订合同,为昌江3号和4号机组两座1000兆瓦级压水堆提供汽轮机控制与保护系统。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