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屋电气为昌江核电站开发汽轮机安全和控制系统
美国西屋公司宣布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动控制工程分公司签订合同,为昌江3号和4号机组两座1000兆瓦级压水堆提供汽轮机控制与保护系统。
2021-07-09
原子能院环形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试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近日,原子能院承担的环形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CHF)试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获得首批非均匀加热全长棒束CHF数据,为评价和开发适用于环形燃料的CHF关系式、支持环形燃料先导组件入堆考验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试验采用5×5环形燃料非均匀加热全长棒束,棒束轴向功率分布采用与反应堆中实际情况较接近的截断余弦分布,在国内外均属首次。
2021-07-07
“压水堆环形燃料模拟组件堆外高温高压结构稳定性冲刷试验”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中央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压水堆环形燃料模拟组件堆外高温高压结构稳定性冲刷试验”验收会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验收专家组及中央研究院项目组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2021-07-03
我国核安全技术发展战略
中国工程院夏佳文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1年第3期撰文,着力开展核安全发展战略研究和核安全技术发展顶层设计。
2021-07-03
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首个后加速ISOL束流实验完成
中国核电网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近日,该院科研人员首次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上进行了后加速ISOL(在线同位素分离)束的验证性实验,验证了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后加速ISOL束开展物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为后续开展奇异原子核物理实验奠定重要基础,对国际同类装置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我国SCI期刊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核科学技术》),并被选为该期刊 2021年推荐论文。文章第一作者为原...
2021-07-03
甘肃建投安装公司获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甘肃建投安装公司获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日前,甘肃建投安装公司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施工用简易弯管工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的授权。该项施工装置主要针对在实际水、电管线的安装布线过程中,传统的弯折机械体积大、不宜移动、弯折施工效率低,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等问题,由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施工过程的需要进行设计,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弯折机械的不足,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该新型装置的优点主要有:一是结构简单轻便,便于携带,方...
2021-07-01
基于北斗的核工程智能建造系统成功落地
6月25日,核工业计算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机所)研发的核工程智能建造系统项目预验收会顺利召开,系统平台相关功能、性能得到了用户方充分肯定。该系统顺利验收并上线运行,标志着核+北斗融合应用在核电站建设中的成功落地。基于北斗的核工程智能建造系统综合使用了北斗+蓝牙室内外融合定位、物联网、边缘计算、AI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能够为核电站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全天候的室内外定位服务,对厂区进行全域实时监控并对多种违规行为进行有效...
2021-07-01
我国首台百吨级自主设计制造乏燃料运输容器下线
6月30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顺利下线。作为国内首台批量化生产的国产化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将进一步夯实中核集团乏燃料运输保障能力。乏燃料运输容器是乏燃料运输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本次下线的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运输核电站乏燃料组件的专用设备,能够装载21组乏燃料组件按照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跌落、火烧等安全性验证试验,能够保证乏燃料货包的安全运输。2...
2021-07-01
海里“捞”铀为核电纾困
随着我国将核电政策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铀资源缺口变得越来越大,严重依赖进口并不可取,而海水提铀技术突破或将为缓解这一困境提供一条新路径。
2021-06-28
“核电池”为无碳能源提供新途径
麻省理工学院核电池概念的剖面图显示了重要的组件,如仪表和控制模块、反应堆和电源模块。
2021-06-28
国机重装研制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华龙一号”首台主泵泵壳发运
由国机重装子公司二重装备研制的融合后“华龙一号”首堆首台主泵泵壳6月25日成功发运。作为主泵国产化关键部件,该设备将用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漳州核电一期项目1号机组。
2021-06-28
“波士顿机器狗”进军核能领域
来自RACE的工程师正在为核工业和其他危险工作开发自主和远程处理系统,他们开发了一种类似于狗的灵活的移动机器人,名为Spot。工程师Guy Burroughes回答了关于Spot以及它如何在核工业中得到应用。
2021-06-28
中国的核电技术到底走到了那一步?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核电技术,毕竟前段时间日本排废水的消息几乎是成为了各大平台的头条。我国在核电站的运营当中同样是会产生很多核废水的,中国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废水的呢?要如何才能确保这些废水不会污染环境呢?
2021-06-28
田湾核电6号机组WANO化学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水平
6月19日,随着最后一组化学分析数据统计完成,田湾核电6号机组WANO化学指标达到1.00的世界先进值水平。历时16.5天,刷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商运后最短时间纪录,田湾核电继续以“国内第一个所有机组商运后首月WANO化学指标均达到先进值的核电基地”的身份领跑。
2021-06-25
外国技术不好用?核电站指套管维修用上中广核新方案!
5月25日,岭澳核电站3号机组RIC(堆芯测量系统)再鉴定合格,验证了RIC机械和电气部件的可用性。此举标志着中广核研发的RIC指套管割管移位新工艺和指套管自动切割打磨工具,在岭澳核电站3号机组第10次大修现场成功应用,结束了国内指套管磨损维修长期沿用国外技术的历史。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