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核电站如何对地震进行设防?
近期“地震”这个词的频繁出现,让更多人对地震这一灾害重视起来,那大家对地震知识了解多少?地震又会不会对核电厂有影响呢?
2023-02-27
浮动式核电站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作为船舶行业与核能行业有机结合的产物,浮动式核电站近年来发展迅猛,其热度在全球脱碳化的大背景下不断上升,成为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创新能源保障方式、优化海洋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之一。
2023-02-24
胡思得院士获何梁何利最高奖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核武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23-02-21
中国核潜艇的“守护神“——赵仁恺院士
他是国际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核潜艇的“守护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仁恺。他的一生都与中国核动力紧密相连,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是他的强国梦想。
2023-02-16
核聚变 | 逐“日”追光 走近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
科幻照进现实。电影中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而HL-2M、HL-2A正是我国探索受控核聚变的重要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其中,HL-2M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前不久,它入选了“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2023-02-13
追问原子核存在的极限
中子滴线(the neutron drip-line)给出了原子核存在的边界极限,即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在质子数一定时最多能包含的中子数。对处于滴线的原子核,如果再添加一个中子,它将不再是一个束缚的体系,从而中子会“滴出”。
2023-02-10
对撞机,究竟是个什么机
回旋粒子加速器使得人类能够可控地获得带有较高能量的微观带电粒子,进而可以更准确地研究这些粒子的性质。然而由于相对论效应,高能量的粒子的回旋周期会随能量的增高而发生改变。于是科学家们将回旋粒子加速器的均匀磁场以及电场变化频率也做了调整,使之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带电粒子获得能量。这种电场及磁场可控的粒子加速器叫做同步加速器。同时改变电场和磁场,也使得带电粒子在加速的时候不必须经历一个连续变化的半径,因此,同步加速器可以被做成环形。
2023-02-10
刘广均:“浓缩”人生
刘广均曾担任清华大学的物理系老师,后担任兰州国营五○四厂总工程师时,参与并组织多项革新措施,使我国浓缩铀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他后来又担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在担任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总负责人期间,大大推动了研制进度。1985年,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3-02-09
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粒子整体自旋排列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或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新方向。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2023-02-07
关于锆的五个有趣的事实
从矿物--锆石中提取的金属锆可能并不为人所知,但其卓越的特性使它在核电、化学工业、医药等领域不可或缺。自古以来,锆石--这个词据说起源于波斯语的zargun,意思是类似黄金--一直被用于珠宝和装饰品。
2023-02-06
《流浪地球2》没说的都在这里了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告诉记者,“当以氦为主要成分的太阳核心逐渐收缩时,其温度也越来越高。当温度达到约1亿摄氏度时,氦会被点燃,大量的氦在几分钟内完成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很巨大,发出的光会猛然增加约50倍,这个过程就是氦闪。”
2023-02-06
核聚变 |《流浪地球2》核科学的科幻与现实
《流浪地球2》提出了太阳氦闪的概念,正是为了躲避氦闪,人类才不得不让地球离开太阳系,为此建造了大量的行星发动机,开启了流浪旅程。所谓氦闪,是指中等质量恒星的核心表面堆积的氦突然开始的核聚变反应。
2023-01-31
吾家吾国丨独家专访“核工业功勋人物”葛昌纯
在《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的镜头前,夏元洛教授讲起丈夫葛昌纯院士把天平带进厨房,按照科学原理配比做饭的故事。做一桌好菜,靠的不是一板一眼按公式和原理寻求最优解,但多年来研发核心领域的关键材料,“材料报国,追求第一”的思维习惯要求他始终精准、完美地对待手头的每一样工作。
2023-01-29
核聚变原理 | 请赐予我“人造太阳”的力量吧
《请赐予我“人造太阳”的力量吧》通过动画的形式、巧妙的方法、精良的制作、生动的语言将核聚变知识中最有趣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带大家一同揭开“人造太阳”的神秘面纱,解读“人造太阳”的神奇原理,走近“人造太阳”的神圣事业。视频内容层层递进,互动性强,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
2023-01-18
今天,缅怀于老!
于敏生前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