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核电推动者张国华:一定要实现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

2020-01-09 17:25    高温气冷堆  核反应堆  高温气冷堆  四代核电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这是中核集团劳动模范、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华对核工业精神的独特理解,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1992年,张国华走出校园,从中核二三公司施工管理处一名普通员工做起,脚踏实地、敢拼爱学,经基层一线历练,快速成长起来。2000年,他调入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部,从此与高温气冷堆结下了20年的不解之缘。2001年,清华大学自主建造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这是中核集团劳动模范、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华对核工业精神的独特理解,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

1992年,张国华走出校园,从中核二三公司施工管理处一名普通员工做起,脚踏实地、敢拼爱学,经基层一线历练,快速成长起来。2000年,他调入中核建设集团公司总部,从此与高温气冷堆结下了20年的不解之缘。

2001年,清华大学自主建造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基于高度一致的战略目标和高度互补的资源优势,2002年,清华大学与中核建设集团开始就推进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展开合作。

作为集团公司工作组核心成员,张国华直接参与了校企双方从筹划酝酿到谈判并签订协议,再到战略合作落地的全过程。自那时起,他就怀揣极大热情投入到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推进高温气冷堆自主创新与产业化推广的工作之中,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这份事业,成为高温气冷堆科技成果转化的坚实守护者。

破局:从“一穷二白”到“大厦初建”

2003年8月,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张国华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操持新公司的各项具体事务。初创的中核能源“一穷二白”,没团队、没资源、没渠道,只有一个“一定要实现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的梦想。

怎么办?找人搭建团队,整合资源与渠道。为了找人,张国华去过东南沿海核电厂,也去过大西北;曾“三顾茅庐”,也曾软磨硬泡。就这样,他终于请来了第一批老专家、老教授,请来了海外归国的高管,请来了管理中层和技术骨干,搭起了核心团队。为了整合资源与渠道,他带领团队一遍遍地研究国家政策、推演产业过程、研究商业模式、翻阅法律条文,一趟趟地跑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一次次地听取意见、修改报告、接受评审……他记不清,那段时间曾多少次忘了去接刚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多少次与团队通宵达旦,多少次为了解释一句话而苦等几个钟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中核能源获得了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独家许可使用权,真正拥有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之后一年里,在双方股东支持下,中核能源取得了核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和核工程设计甲级资质,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搭桥: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从2004年起,张国华便推动中核能源开展科技研发工作。他亲自带领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疏通科研渠道,搭建科研组织架构与体系,整合科研人才,梳理科研任务。2005年,第一批高温气冷堆产业化技术研发项目经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渠道立项,其中就包括《20万千瓦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标准机型设计与安全分析》课题。该课题在2008年3月结题验收时,评审专家们一致表示:如果没有这一课题做研究基础,就不会有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获批。

2008年2月,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高温气冷堆和大型先进压水堆一起成为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中核能源被正式确立为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的工程实施主体,并且作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陆续承担了涉及核心设计、关键设备的一系列重大专项科研项目。

通关:破解核电低谷、人才流失难题

受到福岛核事故影响,国内核电建设陷入低谷。核电到底还有没有前途?高温气冷堆还能不能建设?这些疑惑充斥在公司团队的心中,人才流失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面对眼下形势,张国华一方面进行理性判断,全面分析国际社会舆论,抓住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认为高温气冷堆技术是更安全的核技术这一重要信息,迅速组织专家讲座,从理论上分析福岛核事故原因,阐述高温气冷堆不可能发生此类事故的机理,并在公司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分析形势,增强信心。另一方面,他推动领导班子深入研究,提出“利用等待期,专心做科研、专心做优化”的思路,并迅速组织制定了具体的科研项目攻关计划、技术优化计划等。这一系列措施既稳定了军心,又锻炼了队伍,同时为项目的后续开工奠定了技术基础。

融合:促进高校与企业文化碰撞

高温气冷堆技术成果转化触及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科研文化与工程文化之间的碰撞,开工建设后,文化理念的冲突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困扰。

在张国华的推动下,中核能源制定了一套促进融合的方案:一是协调各方,求同存异;二是优化机制,成立校企间的联合设计机构,形成更加有效的总承包机制;三是以中核能源为纽带,通过团队建设、党的建设加强各方融合。

在解决文化冲突、加强文化融合过程中,张国华充分尊重清华大学核研院的教授们,以学生的姿态虚心向他们请教,诚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认真倾听施工、制造等单位的难处和建议,共同探讨兼顾设计与实施的可行办法;多方面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共同寻求控制成本、确保质量的路径。多年来,推动文化融合的理念在中核能源根深蒂固。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清华大学核研院的老师与公司设计人员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真正融合成为一个团队。公司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激发了更加强劲的创造力,加速了高温气冷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2017年,在中核能源成立14周年报告会上,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说:“中核能源弥补了清华大学核研院工程领域的不足,在我院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护航:推动党建进“等比持股”公司

2017年,国企党建工作全面加强;2018年,“两核”重组开启了核工业发展新篇章。在新形势面前,张国华冷静而清醒。他带领团队深刻分析发展形势、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明确了中核能源“以产业化推广、EPC工程总承包为手段的核科技成果转化公司”的定位,确定了公司要贯彻落实校企双方股东战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成为中核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公司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在张国华的推动下,高温气冷堆“党建促专项”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以党建为载体,为重大专项顺利实施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双方正依托中核能源展开更加深入的全面战略合作,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后续产业推广的思路也更加明确。中核能源正积极争取股东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科创板上市。股东支持下的市场化运作将充分激发中核能源与高温气冷堆的创新活力。

今年8月,中核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中核能源调研时表示:“中核能源作为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产学研融合的结晶和战略合作的纽带,在16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高温气冷堆项目落地与推进付出了努力,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这是集团公司对张国华和中核能源团队近20年苦战耕耘的充分肯定。

如今,高温气冷堆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进入新阶段,张国华和由他带领的团队也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但他坚守“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的初心和“一定要实现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的使命却从未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图为技术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