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部拨款支持陆地能源四代堆许可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已向加拿大陆地能源美国公司(Terrestrial Energy USA)提供一揽子财政援助,助力该公司与美国核管会(NRC)共同为一体化熔盐堆(IMSR)制定许可计划。
2023-05-20
北重突破一项核电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
近日,由北重集团承担的《第四代核电技术-钠冷示范快堆用TP316H超纯耐热不锈钢无缝钢管研发》科研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科技厅验收,并获得资助经费300万元。
2023-05-15
填补空白!耐液态铅铋腐蚀材料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近日,原子能院设备样机用耐铅铋腐蚀工程化材料完成制造并发运出厂,成功解决了铅铋冷却快堆中结构材料腐蚀严重这一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耐液态铅铋腐蚀材料工业规模生产和供货,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对我国铅铋冷却快堆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院科技管理部、设计所相关人员见证此次发运出厂。
2023-05-11
各国争相布局的第四代核电,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根据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的推荐,六种四代(先进)堆型分别为钠冷快堆、超高温气冷堆、铅冷快堆、熔盐堆、超临界水冷堆和气冷快堆。作为GIF的成员国,中国主要参与了气冷快堆外的另五种堆型的合作研发。
2023-05-02
张平:高温气冷堆制氢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在2025年达到7000万千瓦。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业内普遍预测到2030年在运核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有望超过美国,核电占比将上升到10%左右。
2023-04-19
杨长利:坚定目标 勇毅前行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广核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科技自立自强、守护能源安全,切实发挥中央企业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广核力量。
2023-04-13
AI开发核能四代堆技术
一种新机器学习模式的出现,使设计非常复杂的熔盐堆变得简单。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介绍了他们的AI熔盐堆开发解决方案。
2023-04-10
美波签署协议共同研制微型模块化反应堆(MMR)
总部位于美国的Ultra Safe Nuclear Corporation (USNC) 已与波兰化学公司 Grupa Azoty Police 和位于什切青的西波美拉尼亚理工大学签署了一项协议。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双方将准备一份全面的研究计划,并共同制定一项基于 USNC 微模块反应堆 (MMR) 技术的核能研究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计划。
2023-04-06
吴宜灿院士作为中方代表参加GIF LFR pSSC国际会议
3月28-30日,第32届GIF LFR pSSC国际会议(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铅基堆系统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意大利都灵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GIF铅基堆中方代表吴宜灿院士参加会议。
2023-03-31
常规工艺下316H第四代核电快堆用不锈钢材料研发成功
近期,酒钢集团316H技术团队成功开发出常规工艺下316H第四代核电快堆用不锈钢材料,产品已稳定供货霞浦核电快堆示范项目。
2023-03-24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中国的核电机组有着全球领先的安全运行记录
在谈及中国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时,卢铁忠介绍称,安全是中核集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中核集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核电厂、研究堆安全稳定运行,运行核电机组安全业绩持续提升,中核集团所属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综合指数满分在运核电机组数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全球领先。
2023-03-13
舞钢公司生产出高等级核电钢
据悉,近日河钢集团舞钢公司承接的千余吨高温气冷堆构件用高等级核电钢顺利通过上海客户的核电质保监查,将被应用于我国最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一高温气冷堆雄的堆内构件用钢制造。
2023-03-08
徐鹏飞:核能的前景要由我们来想象
今年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核能的作用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在核能综合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高温气冷堆的未来更是大有可期。
2023-03-07
全国政协委员徐鹏飞:数字化让核电更安全更经济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核电产业迈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新阶段,核能综合利用渐入佳境。两会期间,围绕核能产业的新机遇新挑战、发展节奏、升级优化及数字核电等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
2023-03-07
对话王丛林:持续自主创新,核电“双龙出海”格局即将形成
这是核电站的“中枢神经”,是保障核反应堆及人员安全的重要系统,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核动力院”)耗时10年自研,实现100%国产。此次发运交付打破了国内核电DCS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对核动力院乃至中国核动力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