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国和一号”:见证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之路
根据国家电投的规划,到2023年,“国和一号”将全面实现100%设备国产化能力,到2025年,建成“技术上最先进最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
2022-06-22
北科院陈琳团队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辐照、耐高温蒸汽氧化性能的核燃料包壳涂层材料
燃料包壳,是核燃料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在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06-13
中联重科:核电“加冕” 屡建奇功
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3000吨级超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3200吨,是国产起重机中唯一运用于核电吊装的设备,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应用在第二、三、四代核电吊装的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为国家核电站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2022-06-13
他坚持了近四十年,只为让核电站有颗“中国芯”
今年69岁的赵文金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锆合金材料研发项目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接触锆合金的基础研究工作,从确定合金配方,到反复试验印证性能,再到工程化批量生产……他率团队用了近40年时间,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位居国际前列的N36锆合金包壳管,解决了“华龙一号”的“中国芯”——CF3燃料组件中最重要的材料难题。
2022-05-30
核电用泵国产化,他们十多年攻关终获成功
自2006年起,江苏大学核电用泵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核电泵制造单位密切合作,承担了第三代核电用泵国产化的技术研发任务,为核电用泵制造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2-05-24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从电处来,到“核”处去
4月15日,正值叶奇蓁院士担任总设计师的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1号机组安全商运20年。至此,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运行业绩处于世界核电行业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也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05-12
《人民日报》特刊聚焦:中核集团——坚持自主研发 提升制造能力
2011年,中核集团加速推动第三代核电技术,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华龙一号”的型号研发。“177堆芯”“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技术方案,构建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也最终形成了核电领域的创新成果。
2022-05-10
全球领先!我国自主研发激光智能焊接技术成功实现核电工程产业化
4月28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安全壳钢衬里筒体焊接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100%,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智能跟踪MAG焊技术在继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实施后的又一次成功应用,至此,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内核电建造中实现超过3000米的稳定焊接,标志着我国核电关键核心建造的又一项技术成功实现自主化和产业化,为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核电“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2022-05-01
填补国内空白 我国核岛内用润滑脂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日前,石科院与中广核核电运营公司合作研发的核岛鉴定润滑脂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标志我国核岛内用润滑脂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022-04-14
亿量级核电关键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落户烟台开发区
近日,总投资1.5亿元的山东万核电气有限公司在烟台开发区完成注册,标志着烟台市首个核电关键仪控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全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再增添“生力军”。该项目由美核电气(济南)股份有限公司独资设立,主要从事核电关键仪控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致力于核电关键仪控产品的国产化研发和生产制造,解决大规模核电建设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2022-04-06
抢抓“双碳”机遇 优化能源结构 方大炭素打造“中国制造”品牌
近日,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600兆瓦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试验件)项目订货合同。这是该企业炭堆内构件继成功应用于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后,在服务国内核电专项研发方面的再次应用。
2022-03-31
中核控制主编国家标准《用于核反应堆的辐射探测器特性及测试方法》(GB/T 7164-2022)正式发布
近日,由中核控制主编,国内多家设计院、核电厂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7164-2022《用于核反应堆的辐射探测器特性及测试方法》已正式发布,并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22-03-29
科技日报:“国和一号”:树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标杆
“国和一号”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功打破多项材料及设备制造技术垄断,关键设备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链供应体系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实现了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已具备先进核电自主化、批量化、规模化建设能力。
2022-03-09
我国首台百吨级自主设计制造乏燃料运输容器下线
6月30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顺利下线。作为国内首台批量化生产的国产化百吨级乏燃料运输容器,将进一步夯实中核集团乏燃料运输保障能力。乏燃料运输容器是乏燃料运输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本次下线的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运输核电站乏燃料组件的专用设备,能够装载21组乏燃料组件按照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跌落、火烧等安全性验证试验,能够保证乏燃料货包的安全运输。2...
2021-07-01
“南闸制造”刷新国内核电领域节流装置研发新高度
5月15日,由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核电厂高精度文丘里管流量计与高性能限流文丘里管样机正式通过专家鉴定会验证。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强,科技局、南闸街道相关领导参加鉴定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精度指标国际领先。这项科研成果的成功鉴定,也代表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原先卡脖子的技术难...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