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家,他宁愿放弃诺贝尔奖
王淦昌是我国物理学界的传奇科学家。早年,他师从德国物理学大师,却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中年,他冒着炮火穿梭在抗美援朝的战场,隐姓埋名于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晚年,他守护我国自主核电工程顺利开工,上书中央实施了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2022-05-17
科学家首次发现白矮星重启氢核聚变,温度急剧飚升,亮到肉眼可见
白矮星是太阳这类的恒星走完主序星阶段后的产物,一般认为质量在太阳0.5~8倍之间的恒星,在其主序星阶段结束后都会变成白矮星,这个时候恒星的核聚变已经结束,自身不会再生产能量,所以白矮星又被认为是恒星的残骸,但是来自欧洲几个天文研究机构的一个研究团队于5月1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首次观测到了白矮星爆炸现象,验证了之前物理学家们的一个猜想。
2022-05-17
核能“三步走”:“双碳”时代的能源“密码”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稳定基荷能源。“双碳”目标下,核能在低碳转型、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面向“双碳”目标,核能中长期发展对铀资源供应保障、乏燃料安全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新要求,积极发展快堆是应对核能发展挑战、支撑核能大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应加快推动“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2022-05-17
领导核聚变项目的法国科学家逝世,享年 72 岁
2022年5月14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总干事Bernard Bigot因病逝世。
2022-05-16
引爆流量的“人造太阳”你了解么?
聚变能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能源,聚变能的成功开发将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的大科学工程之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特点,一旦取得突破,会涌现出一批原始创新技术,形成先发优势。因而,受控核聚变的强大魅力一直吸引着核大国奋力攀登,我国将开发核聚变能作为一项战略性国家任务。
2022-05-08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人造太阳”科研团队
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在自主研制新一代“人造太阳”并成功放电后,他们正向着更高参数运行目标迈进。
2022-05-07
桑迪亚实验室研发新型涂层材料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能够经受各种损伤(机械、冲击和X射线)的涂层材料,可用作极端环境下的保护材料。该材料为层状纳米复合材料,模拟贝壳结构,成本低廉、重量轻、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可在聚变实验装置产生的约1500℃高温环境中保护仪器。
2022-05-06
利用聚变能源高效发电,商用核聚变能源技术获突破
利用聚变能源高效发电,商用核聚变能源技术获突破英国业者利用超导磁铁的高效能运作完成低温电子电力技术测试,展现了两倍于以往系统的效率,大幅度地降低了冷却HTS磁铁所需的电力,可望降低未来核聚变发电厂的成本...
2022-05-05
用于仿星器反应堆的直线圈为核聚变提供了新的形态
“仿星器”与另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流行聚变反应堆设计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被设计成通过一系列磁线圈将过热等离子体流限制在环形室中。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们产生了原子核所需的热量和压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碰撞形成氦,并释放大量能量。
2022-05-03
印度聚变堆研究发展
印度将聚变能源视为长期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希望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国内聚变示范项目。
2022-04-27
核科学知识AB猜!大手牵小手第一季完美收官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节目之“走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第四期鞠萍姐姐带领着小朋友们在有趣的“核科学知识AB猜”环节中通过分组竞猜模拟核裂变和核聚变等游戏活动在紧张有趣的气氛中增长了许多核科学知识
2022-04-27
最近的核聚变突破及其提供的机会
科学家们致力于建立实用的核聚变,在寻求利用恒星的力量在地球上获得具有成本效益的清洁能源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里程碑。
2022-04-26
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 专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建生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介绍称,聚变能科学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完成了80%以上的关键技术积累,中国有望未来30-50年实现聚变能实际应用。
2022-04-22
OpenAI 投资核聚变研究公司 Helion Energy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核聚变研究公司 Helion Energy 已获得能源部和NASA的资助,并将 Facebook 联合创始人 Dustin Moskovitz、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和Peter Thiel支持的 Mithril Capital 作为投资者。去年 11 月,Helion 又筹集了 5 亿美元的资金。
2022-04-20
[核聚变研究] 人类试图教AI如何造小太阳,结果是......
最近,在核科学领域有一个大新闻。就连取得这项成就的科学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amazing呀!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