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核聚变项目
一年前的今天,在NIF,LLNL的研究人员实现了创纪录的试验,让全世界都开始关注聚变能的潜力。
2023-12-18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12月14日,在法国卡达拉奇,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Pietro BARABASCHI)、副总干事罗德隆出席见证,ITER组织科学领域副总干事Yutaka KAMADA、西物院院长刘叶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2023-12-15
COP28:国际原子能机构启动聚变能源讨论
土耳其核监管机构(NDK)已向阿库尤核电站颁发了调试第一台发电机组的许可。
2023-12-13
如何掌握太阳之力?
事实上,核聚变与裂变恰恰相反;核聚变不是将铀等重元素分裂成更轻的原子,而是通过将氢等轻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合并成更重的原子来产生能量。
2023-12-12
合肥成为全球核聚变领域大科学装置集中地
近日,第十届EAST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暨聚变合肥行系列活动在合肥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肥成为全球核聚变领域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
2023-12-11
核聚变前进:全球为实现核聚变所做的努力
世界因科学创新而繁荣。纵观历史,创新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解决各种挑战并开辟新的可能性。减缓气候变化也不例外。技术创新,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环境挑战至关重要。其中一项突破性创新就是核聚变。
2023-12-11
美国能源部提供4200万美元支持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了4200万美元的项目,将建立多机构和多学科的研究中心,以推进惯性约束核聚变能源(inertial fusion energy ,IFE)科学和技术。这些中心将由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主导,去年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团队首次成功实现了聚变点火,证明从聚变中产生能量是可能的。
2023-12-11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授予多个合同推进英国的核聚变开发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 (UKAEA) 已向 9 个组织授予 10 份合同,总价值 1,160 万英镑(1,460 万美元),以开发聚变能创新技术。
2023-12-11
专访:ITER总干事重视中国对核聚变研究的贡献和支持
ITER总干事巴拉巴斯基表示,中国为国际核聚变研究与工程大型项目ITER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国国家聚变计划的重大进展。
2023-12-05
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2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已于1日在日本开始运行, 向实现“人造太阳”又迈进了一步。
2023-12-05
中国环流三号建成3周年之际 深度解读《2023年全球聚变产业》报告
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2023-12-05
罗清平:推动高水平核能国际合作
如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这一势头行稳致远,又能推动全球逐步完成能源深度转型?12月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 的“新能源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研讨会举行。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清平聚焦核能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2023-12-05
我国聚变能研究取得一系列成绩
11月28日,第三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暨聚变能活动周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国在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2023-11-29
我国核聚变研发多点开花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是多国合作的重要核聚变科研项目。日前,由东方电气集团承制的ITER18套极向场线圈PFCS3-4悬挂梁在广州交付,将运往ITER法国现场,标志着由中国独立承担制造的磁体支撑系统全面交付。
2023-11-27
核能发展“三步走”后劲十足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