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总干事巴拉巴斯基表示,中国为国际核聚变研究与工程大型项目ITER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国国家聚变计划的重大进展。
“我印象非常深刻。20世纪90年代我在ITER工作时,中国还没有参与该项目。最近我获得了很多经验,在最近的中国之行中我也亲眼目睹了聚变研究的发展水平总体而言,”巴拉巴斯基最近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ITER(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旨在通过类似于太阳的聚变过程产生能量。该设施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个ITER成员在法国南部建造,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和最大的实验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
中国于2006年正式加入ITER计划,成为第七个成员。根据协议,中方负责该项目约9%的建设和运营。
巴拉巴斯基对新华社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长串由中国提供的关键部件。它们是该项目不同部分的非常重要的部件,从电力转换、磁体系统到馈线等。”
2019年9月,中国核电工程牵头团队中标托卡马克总装合同1,进行低温恒温器和低温恒温器隔热罩的组装;磁铁给料器;中央螺线管、极向场和校正线圈磁体;以及冷却结构和仪表。
2020年5月,ITER单件最重的1250吨汤碗形低温恒温器底座高精度定位入托卡马克坑,标志着世界最大人造太阳主设备安装正式启动。
巴拉巴斯基表示:“中国企业对参加此次大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对 ITER、核聚变和中国都很重要,因为这些公司获得了只有 ITER 才能提供的一定水平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在与国际项目合作的同时,中国的国家项目也取得了显着突破。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了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 403秒,这是聚变反应堆开发的关键一步。
8月,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3在四川省成都市首次在100万安培等离子电流下进行高约束模式运行。磁约束核聚变高约束模式(H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运行模式,已被选为ITER的标准运行模式。
ITER总干事表示:“我们与合肥、成都以及中国现有的所有研究基础设施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中国正在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中国政府的坚定承诺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中国将继续支持 ITER,这是我一直得到的信息,”他补充道。
巴拉巴斯基领导了旨在推进聚变科学并为未来聚变发电厂铺平道路的关键项目,强调ITER“具有超越科学部分的价值”。
他说:“我们七个成员国能够继续完全和谐地合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别是在地缘政治面临如此多困难的时刻。”
正在进行的组装工作是一项共同的工作,“当我们现在在组装阶段进行越来越多的工作时,我们越来越关注里程碑,这是每个人都值得庆祝的理由,”他总结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