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冈底斯山顶峰、在无人区露营、在云贵高原的沟壑中摸索,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

2022-06-14 14:54  来源:中国核工业    

每年的3月至10月,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每天背着包在烈日下徒步负重前行10公里以上,在计步器上傲视群雄,却不是为了健身,只为发现由于构造异常而引得仪器滴滴报警的喜悦;他们背负4升水、负重20斤,只为采集30件有效土壤样。这,便是核地质队员的常态。


每年的3月至10月,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每天背着包在烈日下徒步负重前行10公里以上,在计步器上傲视群雄,却不是为了健身,只为发现由于构造异常而引得仪器滴滴报警的喜悦;他们背负4升水、负重20斤,只为采集30件有效土壤样。这,便是核地质队员的常态。

1、寻铀之路漫漫,用脚步丈量极限群山

我是一名普通的核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十余载,说长不长,为了铀矿报国,一步一步丈量了巍峨的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横断山……横跨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徒步到达过海拔4500米、5000米、5500米、6000米等山峰。

其中6300米的冈底斯山脉顶峰是我和队友们迄今为止的极限。至今犹记我们站在山顶,那雪线、雪莲花、藏羚羊尽在脚下的壮阔景象。在5300米的杰萨错无人区露营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棕熊、野狼是经常偶遇的“风景”。


冈底斯山主峰下的工作者

一转眼我们又到了云贵高原,在金沙江峭壁、喀斯特地貌区和杂草荆棘丛生的万千沟壑中探索着四渡赤水的伟大征程。是什么激励着我们前行?我想,这大概就是情怀!

2、用每一次发现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每当收队回到大城市,每一位队友都有一种与世隔绝、从原始社会来到未来世界的感觉。刀耕火种与智能社会是我们这些“独行侠”们反复切换的生活状态。

长期在荒山野地的我们,对于家庭,对于自己的妻子、孩子,意味着一连串的角色缺位。在超过大半年的时间里,与妻儿家人长期别离,野外归来后又常态化加班,在每一位地质队员心里,都是需要克服的一道坎儿。

 


高原阵地上迎风飘扬的领航标

我们大多都对家人有愧于心,但在野外找矿的日子里,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把这份缺失感化作找矿的激情,来掩盖内心的歉疚。归来后,除了道一声歉,当我们说到在什么沟里山里又有好的发现时,家人也能由衷地为我们开心一笑。能坚持下来,也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支撑着我们!

3、“并非无矿可找,而是大有可为”

十多年岁月,转瞬即逝,目睹了身边的朋友、同事人来人往,见证了工作单位的风风雨雨,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在铀矿勘探这个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在艰难的野外工作岁月中,我坚守的是什么?随着工作学习思考的点点累积,我渐渐有了一种认识,在南方找矿,不是无矿可找,而是大有可为。每当费尽心血、历经万难,终于寻觅到了预测的矿体时,那种喜悦,可能就如同蓦然回首,于灯火阑珊处望见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冈底斯山孤独的找矿人

这些年的默默工作中,是坚定的找矿初心推动我们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厚积薄发。积跬步至千里,找矿不易,地质工作的过程就是带着地质思路,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大地,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肯定。那种非碰运气而探寻出的成果,有一种“刚好遇见你”的灵魂触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