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话中广核型号首席专家林继铭

2022-05-05 09:33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林继铭  堆腔注水系统  中广核集团  华龙一号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安全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及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围绕核能行业青年人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等问题,中广核型号首席专家林继铭接受了节目采访。


5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环球华人》栏目“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我们正青春》播出,节目专访全球优秀华人青年代表讲述他们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故事,展现海内外华人青年的良好风貌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及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围绕核能行业青年人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等问题,中广核型号首席专家林继铭接受了节目采访。

能否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您的工作,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多长时间了?

林继铭:

我从事核电厂相关的工作有18年了。前面的10年,主要是做核电厂的安全改进工作,就是大家看到的、已经在运行的这些核电厂相关联的安全提升工作,包括一些系统设备的改进。在这之后的8年,主要做先进核能系统开发,致力于开发更安全、更经济、燃料利用率更高的核能系统。

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工作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林继铭:

我想举一个例子。2011年我们国家对于新建的核电厂,包括已经在运行的核电厂,提出要做安全改进的要求,要满足国际最高的安全标准。当时梳理下来之后,我们就决定在核电站上一套新的安全系统——堆腔注水系统,这就要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以及大量的现场运行数据的测量比对和修正工作。

当时,测量核电厂实际实验数据,需要进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和保温层之间的间隙。我就带着一个团队去,团队的平均年龄大概三十七八岁,都是年轻人。做测量的时候,我们头顶就是核反应堆的核燃料。空间只有半米高、40厘米宽,气温差不多有六七十度。所以,每次进去测量,大概每次只能有10秒钟的时间就得出来。我们整整测量了两个多月,把所有相关的各个区域、各个角落的数据,都做了一个详细地记录。

两个月之后,我们基于全工况的所有的详细数据的记录、分析验证和相关实验,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堆腔注水新系统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工程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之后,系统在红沿河、宁德、防城港、田湾等十几个核电机组都得到了广泛推广。

201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核电40载风云录》纪录片,也复现了这个片段。我当时挺感慨的,做了一句话总结,我觉得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我们整个团队是“离核反应堆堆芯最近的人”。在这个条件下,我们为核电厂铸就了可靠的安全屏障,这也是我心目当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事情。

您认为我国的核电技术,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林继铭:

我想分两方面来讲。

一是我们国家目前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是全球第三,近几年在建机组装机容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以2020年为例,有28台机组世界核电运营综合指数达到了满分(2021年达到33台),占世界满分机组的1/3。所以从核电安全本身来讲,我们国家的核电运行安全水平可以说是世界领先的。

二是我们国家在核电技术、核安全方面的科研创新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采用的也是国际核电的最高安全标准。所以在“华龙一号”研发之后,我们的核电科技研发也进入了第一梯队,在国际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目标。

但我们建设核电强国,还要开展更为艰苦的奋斗与自主创新,要实现从并跑到领跑。在这个过程当中,更需要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发挥重要的作用,来积极地创新、创造。

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加大创新力度,来发展自主技术?

林继铭:

我们做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很多工作是从“少人区”,慢慢走到“无人区”,开展的大部分都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工作,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从我们国家的创新制度和体系上来讲,我个人有两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做前沿技术研发,首先要关注基础研究,建高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比如我们核工业做关键材料的研发,就需要用高水平的材料性能检测设施获取详实的实验数据,还需要用研究堆、实验堆等高质量的反应堆资源,来促进基础领域的研究。只有我们把基础领域的研究做扎实,实现所有关键技术见底,才能支撑整个顶层上的工程应用的创新和创造。

二是把工业或产业的科研体系和链条打造得更完整。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企业得做科技创新的出题者、引领者、组织者。要做大型系统或者大型工程的研发,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我们国家制度的优势。所以需要利用比较完善的科研体系链条,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集中优势资源来开展联合攻关。从以前的单个点的突破,迈向系统的能力提升,以及大的工程上的突破。

您作为优秀青年中的一员,您认为青年尤其是青年人才,在当今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林继铭:

现在我们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觉得作为青年人来讲,面临很难得的能够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同时所担当的时代使命也非常重要。青年人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力量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所以我个人觉得,青年人在现在的最好时期,最好的人生机遇,同时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使命的过程当中,要把个人的理想、志向,跟整个国家的需要和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有锐气,不怕挫折,永不放弃,攻坚克难。同时要有担当,能够在艰苦的挑战当中历练,在努力尽责当中不断地成长,发挥青年人的闯劲,开展科研创造工作,振奋精神、只争朝夕。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您有什么想说的?

林继铭:

我们从事先进核能研发的年轻技术骨干都是三十几岁左右,处于整个人生中战斗力最旺盛、精力最旺盛的年纪。我想借用“两弹一星”老前辈们所塑造的精神,既是自勉,也是与青年同道共勉:

一是要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我们要致力于用国际最先进的核能技术,来驱动中国的前进,为我们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能源安全和动力保障。

二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研领域是国际上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高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所以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做科研创新的先锋,要锲而不舍,甘坐冷板凳,十年解一题。

三是要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在优秀的群体当中相互学习。青年人在做大的工程的时候,要学会用系统思维和理念,发挥集体主义的精神,开展协同攻关。

人物介绍:

林继铭现任中广核型号首席专家,曾任ACPR1000、红沿河、阳江、“华龙一号” GDA(英国通用设计审查)等重大项目副总师,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深圳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先进核能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省部级荣誉4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20余项,28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论文30余篇,形成测氢装置、新型金属保温层等近十项产品。

《环球华人》

栏目主要面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受众,是一档综合型的新闻话题类栏目。栏目每日精选热点话题,邀请专家学者及海外侨领、华媒负责人解读评论,每日播出51分钟,受到海外受众的喜爱。《环球华人》栏目于5月4日推出“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我们正青春》,节目以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为背景,专访全球优秀华人青年代表,讲述他们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故事,展现海内外华人青年的良好风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