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亟需鲶鱼:由迅猛发展的SpaceX引发的思考

2021-12-06 09:30  来源:核能关注    中国核工业  核能利用

核工业与航天业均是我国战略性高科技行业,都起步于“两弹一星”。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而核动力技术还处于追赶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航天业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催生了一大批民营航天公司,呈现出千帆竞发、前景可期的良好态势。航天业蓬勃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国核工业需要引入竞争,形成“鲶鱼效应”,才能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核工业与航天业均是我国战略性高科技行业,都起步于“两弹一星”。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而核动力技术还处于追赶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航天业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催生了一大批民营航天公司,呈现出千帆竞发、前景可期的良好态势。航天业蓬勃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国核工业需要引入竞争,形成“鲶鱼效应”,才能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1. 国际航天业在良性竞争中百花齐放

美国航天业在上个世纪曾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带领下实现了阿波罗登月的壮举,但随着冷战结束,NASA趋于窘迫,每一届总统都在不断裁减NASA的预算。然而SpaceX公司于2002年成立,作为新兴力量投入到美国航天业后,实现了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

  • 2006年6月,猎鹰一号火箭首飞,连摔3次;
  • 2008年,第四次发射成功进入地球轨道;
  • 2008年12月,NASA授予SpaceX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货运补给合同;
  • 2010年12月,龙飞船从近地轨道返回地球;
  • 2012年5月,龙飞船造访空间站;
  • 2014年6月,猎鹰9号可重复使用测试,飞到1000米,安全着陆;
  • 2014年9月,NASA授予SpaceX价值26亿美元的商业载人合同;
  • 2015年12月,猎鹰9号火箭讲11颗卫星送入轨道,并成功回收一级火箭;
  • 2017年3月,“二手”猎鹰火箭再次发射成功,并第二次成功回收一级火箭;
  • 2018年2月,猎鹰火箭将特斯拉汽车送入太空;
  • 2020年12月,用“高龄”火箭发射多枚商业卫星;
  • 2021年12月,刷新发射记录26次卫星发射;

不到20年的时间,SpaceX公司已经将火箭回收技术研发成功,并做到回收10次以上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卫星发射成本。2018年2月,SpaceX公司的第四枚火箭成功发射,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内阁会议上表扬说:“这枚火箭只花了8000万美元……如果政府来干这件事,要花40倍到50倍的钱……”。显然这是美国军方和NASA乐于看到的,也让人们看到了民营商业航天发展的未来。

另一老牌的航天强国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严峻,资金短缺,政府对航天业投资不足,航天开发预算被削减,航天业的经济效益没能像美国那样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改变困局,俄罗斯一边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一边开拓航天市场,推出太空广告等商业项目,大力承揽商业发射业务,组织航天旅游,用卫星为国外用户提供勘探、测绘等服务。2001年4月28日,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搭乘联盟-Y型火箭,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太空游客,所支付的费用为2000万美元,俄罗斯开启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先河。

2. 改革使得中国航天业迎来千帆竞发的时代

自从2014年政策松绑,新胎萌动,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日益鲜明、军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相当数量的体制内专业人士放下“铁饭碗”,开始尝试民营商业航天及创业活动。中国航天产业迎来了民营航天千帆竞发的时代。

一批民营新锐太空力量从此跃跃欲试,为中国商业航天增添不少活跃度和可能性。这批新锐力量,为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中国航天业也在良性竞争中获得巨大的进步,“祝融号”登陆火星、“玉兔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仓建设、载人航天将宇航员送至空间站等。

3. 未来可期:体制保障是最大的动力

当前,世界商业航天的发展,让世界航天出现了继20世纪载人登月高潮后的第二个新高潮,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航天时代。

我国核工业作为与航天业同时起步的战略性高科技行业,目前的发展存在的明显的差距。从2021年最新公布的院士入选名单中看到,航天领域院士有20位,核行业院士仅新增1人。从航天业蓬勃发展的经验表明,需要引入竞争,形成“鲶鱼效应”,才能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