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所望 赓续辉煌 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2021-06-01 15:32  来源:中核集团 盛安陵    核能合作  中核集团

中俄合作建设核电项目,对于中核集团而言并非首次,田湾核电1至4号机组已经取得令两国元首称赞的业绩。余剑锋曾表示,新时代有新使命。


5月19日,中核集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的开工仪式。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这无疑是份“硬核”大礼,对巩固和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非凡意义。就中核集团而言,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一份饱含期待的信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主体,中核集团充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优势,与俄方企业在核能领域开展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成的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此次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5月19日,开工仪式上,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向两国元首汇报项目开工准备情况以及改革发展情况。

5月21日,中核集团召开2021年第十五次党组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余剑锋强调,中核集团要进一步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的重要意义,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国家大局的高度以及集团公司发展的角度,切实把握精神内涵,将其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核电发展、开展对俄合作的根本遵循,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高质量抓好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把握此次中俄核能合作的重大战略机遇,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为什么是中核集团?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六十六年的沉淀与积累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底气所在。

回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无论是第一次创业还是第二次创业,抑或是进入新时代,可以说在历经坎坷与磨练中书写传奇。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核工业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创造“两弹一艇”辉煌,铸就共和国之盾,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在核能领域取得的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成果也不胜枚举,由中核集团完全自主设计与建造运营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中核集团相继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核电型谱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核电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整个产业链迅速壮大,特别是在反应堆研发、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辉煌业绩奠定了中核集团再创辉煌的技术基础和能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其间积累并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以及“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已经成为激励新时代中核人展现新风采实现新作为的宝贵财富。

余剑锋曾在《求是》刊发署名文章《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续写核工业新辉煌》强调,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是党和国家赋予中核集团的又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一向敢打硬仗的中核人,显然底气十足、使命必达。

为什么中核集团能行?

“两核”重组后的新中核,自立自强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实力更加雄厚,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硬气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4台机组,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

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托完整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和建设的主力军,中核集团一直将自主创新作为推动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我国核工业自主发展、不被卡脖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核”实行战略性重组后,中核集团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加完备,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显著提升。尤其是通过“小核心、大协作”全面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中核集团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总体从跟跑向并跑迈进、局部实现超越领先的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就核电发展而言,中核集团已经积累沉淀了30余年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拥有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能力。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就是极具代表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不仅是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在运行业绩方面更是可圈可点,2020年,中核集团所属15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达到满分100。

中俄合作建设核电项目,对于中核集团而言并非首次,田湾核电1至4号机组已经取得令两国元首称赞的业绩。余剑锋曾表示,新时代有新使命。核工业人将始终保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瞄准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科技创新实现领跑的目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科研基地和平台,进一步完善核心科研能力体系,把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显然,对于新开工的4台机组建成投产并且高质量运行,中核集团硬气十足、志在必得。

为什么中核集团能做好?

进入新时代,将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作为矢志目标,是其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的志气所在。

中核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明确了“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和建设核工业强国的“三步走”发展路径。

在“十三五”末,中核集团已经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是全球唯一入选世界500强的涉核企业,朝着打造国际核科技发展的引领者、推动建设国际一流企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进入“十四五”,中核集团处于“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将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中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余剑锋曾指出,核能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的重要能源选择。中核集团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核电积极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核电的基荷能源作用,推动提高核电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核能多用途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中俄合作的4台机组就是中核集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体现,中核集团必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此外,中核集团还将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俄方企业在更多领域合作同时,继续扩大开放合作力度,拓展核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携手构建全球核工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图为技术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