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行业表示很委屈--来自一线的心声

2019-10-29 17:39  

  近日,有大学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了2019秋季开学典礼暨夏季毕业典礼。作为一名工作近10年的核电工程师,来自北京4期3班的学员赵伟在演讲中分享了推广一项新技术的方法论:除了做到技术过硬,更要做好新技术的风险管控,将风险归零。这也是让中国核电站领先世界的关键所  演讲视频连接:(从46分09秒开始)  https://www.iqiyi.com/v_19rvfats2k.html#curid=8796810800_7e122487e0b18eb696ab981481bfd5c7  以下为赵伟演讲全文


  近日,有大学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了2019秋季开学典礼暨夏季毕业典礼。作为一名工作近10年的核电工程师,来自北京4期3班的学员赵伟在演讲中分享了推广一项新技术的方法论:除了做到技术过硬,更要做好新技术的风险管控,将风险归零。这也是让中国核电站领先世界的关键所

  演讲视频连接:(从46分09秒开始)

  https://www.iqiyi.com/v_19rvfats2k.html#curid=8796810800_7e122487e0b18eb696ab981481bfd5c7

  以下为赵伟演讲全文:

  今天,在我的18分钟里,我想讲给那些正在经历“所做的事情大家不理解,感觉很委屈“的人,宽宽你的心。因为,你再委屈也没有我这个行业委屈。可以说,我们几乎掌握着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最安全的设备,做着最有前途的能源事业,然而,一直以来却很难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而且,一提到我们,人们就会“谈虎色变”,这只“老虎”,就是核电站。

  你好,我是赵伟,一名工作近10年的核电工程师,中国有14个核电基地,我参与管理其中的3个。如今,可以说核能发电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了。但以往想到推广一项新技术,你或许以为只要证明这项技术足够创新、足够先进就可以了,对吗?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因为制约一项新技术能否得到推广的,还有另一个你可能会忽略的关键因素,那就是:能控制好这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吗?

  这些年,一说我是干核电的,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核电站是不是很危险、会不会爆炸?是不是有辐射、会不会影响生孩子?你看,这些问题都说明,人们更关心的是核电站有没有风险。

  那到底有没有风险呢?当然有风险。自从世界有了第一个核电站后,各国的核电工作者就一直在和这种风险对抗,对于它的管控,核电行业一度到了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地步。为了让你更好的明白这种风险,我先简单说一下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你能一听就懂。

  一个核电站一般有4-6台核电机组,每台机组主要由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构成。其实啊,除了反应堆,核电站跟火电站基本是一样的。那反应堆是怎么工作的呢?这个你肯定见过,在北方我们管它叫“热得快”,放进水壶通上电就能烧水了。你可以把反应堆看成是一个用“热得快”烧水的大水壶,它把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再带动发电机来发电。

  但反应堆里的热得快可不是电棒,而是核燃料棒,用的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但是有利也有弊,一旦核燃料开始反应,同时也会放出对生物体有非常大伤害的核辐射。不过不用担心,在核电站正常运行的时候,因为有足够好的防护手段,可以消除这些辐射。事实上,如果你去医院做一次全身的CT,比在核电站干了十几年的人受到的辐射还要多。

  但问题是,一旦遇到一些极端意外,核电站确实可能会有两种风险,一个叫反应堆堆芯熔化,另一个叫大规模核泄漏。什么是堆芯熔化呢?你可以理解为水壶烧干了,热得快烧化了。但堆芯熔化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引起大规模核泄漏的前提,也就是不但热得快烧化了,水壶呢还烧裂了、烧炸开,里面具有放射性的物质都跑了出来。而这两个风险,很不幸,在历史上都发生过。

  今天是2019年10月27号,就在27天前的9月30号,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宣布关闭,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40年前,三里岛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因为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等,发生了堆芯熔化,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虽然最终没有造成核泄漏,也没有人员伤亡,但是,这次核事故却让美国掀起了反核的浪潮,美国核电发展也因此停滞了33年。

  还有你更熟悉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不但都发生了堆芯熔化,还产生了核泄漏,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本身的技术缺陷,还发生了反应堆爆炸,导致灾难危及了整个欧洲。而这两次核事故后,世界核电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不夸张的说,只要是出现了公众知道的核事故险情,哪怕是没有造成公众危害的核事故,核电发展也会出现历史性的倒退,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再有新的核电项目。那一代核电工作者的职业生命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是最担心核电风险的人。

  但我今天更想告诉你的是,核电站发展到现在,早已今非昔比,我们不但淘汰了不成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技术,而且比同属于二代技术的三里岛和福岛核电站已经先进了很多、安全了很多。这么说吧,即便现在遇到更严重的极端意外,我们也能够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为什么我敢这么说,答案一会告诉你。

  而核电还有不能不发展的原因,相比于火电,核电能够做到零污染物排放,零碳排放,绝对的清洁能源,比如一个有6台机组的核电站,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28万吨、二氧化硫37万吨、氮氧化物24万吨,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种植了1000平方公里森林带来的环保效益,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香港的面积。

  而核电的优势,还在于它可以不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全年365天不停的持续发电,所以,相比于其他清洁能源,核电是能够大规模替代火电、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选择。

  然而,即便你知道了这些、相信这些,如果说现在我要在你家附近建一个核电站,你会同意么?我相信你从心里还是会反对,因为你仍然觉得核电站有风险,感觉不放心,对吗?

  你看,推广核电这项新技术是不是太难了,工作的这些年,我强烈的感觉到,人们对核电有着深深的误解和偏见。这就好比我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苦练了多年的本领,终于能够参加比赛了,但评委们却根本不看我动作多么的好,打眼儿一看,就说我腿短,不行,没法比。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很委屈。

  但今天,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公正的评委,所以请忽略“腿短”的问题,先看看我们对核电的风险管理到底做的怎么样。

  28年前,中国有了第一个核电站,也就是秦山核电站,这比世界上的第一个核电站,整整晚了37年。但是,28年来,我们做到了核事故,是0次,而且在每年一次的国际核电站性能指标评比中,中国的核电站一直是处于领先的位置的。那我们是怎么在起步落后的情况下,做到了世界领先呢?是因为我们做好了对核电风险的全面管理。

  中国的核电站都是在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才建的,所以,我们有了充分的后发优势,不但选择了更安全的核电机型,而且从一起步,就采用了国家主导的核电管理体制,用举国之力对核电风险进行管理,不允许有一丝的闪失。

  我们还建立了 “四梁八柱”的核安全监管体系。这“四梁八柱”具体是什么,记不住没关系,只要你知道,在这里面我们做到了三个最:第一,全球最高标准,行业全覆盖的法规制度体系;第二,最严格的国家级审查许可机制;第三,最透明的内外部监管和最严厉的违规处罚机制。

  做到了这些,够了吗?对于一般的工业系统,应该是够了,但对核电还不行。所以,我们还建立了纵深防御机制,什么意思呢,就是给核电站装上9道堡垒,包括4道安全屏障和5道安全防线,这9道堡垒一道比一道坚固,比如这第四道安全屏障—也就是安全壳,不但能包得住堆芯熔化后的核物质,防止核泄漏,还能够抵挡的了波音747这样的大飞机的撞击。这也是为什么同样都发生了堆芯熔化,三里岛和福岛核事故就没有人员伤亡,因为它们都有安全壳,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因为没有安全壳,才会导致那么大的灾难。

  再加上这9道堡垒,你对核电站放心了吗?如果还是不行?没关系,我们还对核电站的安全技术进行了持续的迭代升级,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度。我们做到了什么程度呢?全世界绝对的领先。当其他国家普遍是二代核电站时,中国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是安全性能更好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站,而全球已有的更安全的6台三代核电站也全部在中国,还有啊,首个四代核电站-也就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正在我们中国建设中。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核安全技术,因为无论遇到任何的意外,它都能够做到自动的安全停堆,也就是将堆芯熔化和核泄漏的风险变为0。

  做到了这些应该可以了吧?但是,我们自己还不放心,所以我们还采用了最保守的安全措施来兜底。什么意思呢?就像汽车限速一样,即便你每小时能跑300公里,我也只让你跑30公里,来保证安全。尽管二代改进型、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已大幅提升,四代核电站已经彻底消除了堆芯熔化和核泄漏的可能性,但是,他们的安全措施仍然要用二代核电站的标准,也就是核电站仍要建在人口稀少的地方、装上安全壳、建立核事故应急机制,还会保留大量的备用设备。所以,很多人好奇核电站为什么那么费钱,一台机组就要上百亿!是因为,我们的很多设备都是用来“灾备”的,也就是在那些可能永远都用不上的备用设备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核安全,这些绝不会省。

  这也是为什么我敢说,即使我们遇到比三里岛、福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更严重的意外,也能够保证核电站安全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做到了刚才这些。

  但即便如此,即使我们已经将核电打造成了最安全的工业系统,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得更安全,但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多的误解和质疑。这也是核电行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即便短期没有事故,我们仍然无法让大家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事儿。但就像我的演讲题目一样:想要推广一项新技术,怎么办?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和思考,我有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做到技术过硬,更要做好新技术的风险管控、将风险归零,剩下的,就让时间来检验我们!

  作为专业做核电的,我们自己当然知道这项新技术千好万好,但要说服人们,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多长呢?我想,少则几十年,多则可能要上百年。而这百年里,我们的说服,靠的绝不是讲道理,而是用实践和行动去证明,这是一个没有风险的选择。换句话说,相比于实现核电价值的最大化,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风险的最小化。只有风险管好了,核电这项新技术才能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

  而这个答案,不光是核电带给我的,更是历史告诉我的。

  你看现在大街上汽车川流不息,但它的普及啊,也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1865年,英国发布了一项法案,叫做《红旗法》,它是干什么的?估计你很难猜到。它规定每辆汽车要想上路,每小时不得超过6.4公里,什么概念呢?比我们的步行还要慢。这还不够,每辆汽车必须由3人驾驶,1人开车、1人提醒,还有1人必须要在车前面50米处手拿红旗,提醒路人有一辆汽车要缓慢的开过来了。所以,这部法案才叫红旗法案。

  为什么会有这样看似很没有必要的法案呢?就是因为虽然有了汽车这项明显优于马车的新技术,但因为当时刹车系统还不灵敏、也没有变向灯、更没有交通规则,所以才有了这么笨的办法。那汽车什么时候普及的呢?是福特T型车出现后吗?并不是,而是在有了灵敏的刹车系统、安全带、红绿灯、交通规则、驾照考试以及交通警察之后,当为汽车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风险管控系统后,它才逐渐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得到真正的普及。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管控风险,那新技术就是说破天,人们也不会接受。而目前,无论是一直没有摆脱命运的转基因食品还是越来越热的自动驾驶技术,都跟我们核电站面临着一样的困境,就是如何让人们相信,这项新技术的风险完全可控。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受委屈的人。

  但是,这不是一个受委屈跟人讲道理的世界,这是一个用时间和行动证明自己靠谱的世界。这个时代,证明自己靠谱远比证明自己有创新、有新技术更有价值。因此,如果你也像我们一样正在受委屈、被误解,稍安勿躁,我们需要的是多花些时间,让整个世界对我们放心。

  这张图是全世界的核电站分布图,目前,31个国家共有452台核电机组,仅占世界发电量的10%。而中国呢,47台核电机组,占比仅为4.22%。但是,只要我们把零事故的记录保持下去,随着三代、四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验证,风险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相信中国和世界的核电比例在未来将能达到10%、20%,甚至50%,到那一天,核电将真正的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到那一天,我们交给未来,交给子孙后代的,将会是一个碧水蓝天的绿色星球。而“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这将完全取决于我们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目前,在中国,像我这样,工作在一线的核电工作者有10万多人,我们每天与风险共舞,虽如履薄冰,却步伐坚定;我们看得到核电的未来,我们也接受无法避免的误解与排斥;想要推广核电这项新技术,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零风险的记录交给未来、交给你们。当然,这条路很难、很难,但在我们的心里,将会永远坚持一种信念,那就是:莫问前路多坎坷,但把险滩变通途!

  我是赵伟,一名核电风险管理者,更是一名终身的核安全守护者。我来自北京校区4期3班。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图为技术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