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麟核成功研制核电宝小型一体化氧泵工程样机
近日,凤麟核攻克了液态金属铅合金氧测量与控制小型一体化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核电宝小型一体化氧泵工程样机。经过400-500℃液态金属环境下氧测量、泵氧、抽氧等性能测试,其单体效率比目前国际公开报道的最高水平提高近5倍。
2022-06-06
英国同位素铅-212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英国国家核实验室(NNL)2022年5月30日宣布在放射性同位素铅-212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下属的普雷斯顿实验室研发了英国第一种国产铅-212的生产工艺,即能够通过对核材料进行复杂的化学分离和纯化来生产铅-212。
2022-06-01
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厂将生产钴-60
第一根含有用于生产钴-60(Co-60)的起始材料的附加钴吸收器(SDPK)已经被装入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站3号机组的RBMK反应堆。总共将有27个SDPK被装入,反应堆的中子物理特性将被持续监测。
2022-06-01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公布基于全部数据的中微子振荡测量结果
6月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30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公布了最新成果。这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个采用全部数据的分析,对中微子混合角sin22θ13的测量精度达到了2.8%,是三个中微子混合角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在可预期的未来难以被其他实验超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于2011年12月24日开始获取物理数据,运行至2020年12月12日退役。
2022-06-01
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强调核技术促进健康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在上周于日内瓦召开的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说,原子能机构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协助各国获得核科学和技术在关键卫生领域的许多有益应用。
2022-05-31
离治愈癌症,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宝原在治疗上述重大疾病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不仅突破大分子药物精准递送技术这个世界难题,还先后引进钇[90Y]树脂微球临床治疗、钇[90Y]玻璃微球肝癌治疗,并开创“布拉格”疗法,以核技术产品与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治愈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福音。
2022-05-27
“小白”机器人探测集装箱辐射一点不“小白”
“小白”之所以如此聪明,是因为它采用了机器人底盘+核辐射探测模块集成化设计思路,应用激光制导和机器图像学习技术,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基础上,可自动识别集装箱尺寸,判定行动模式。
2022-05-24
西北监督站对延安市开展辐射安全监管情况抽查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辐射安全监管责任,按照国家核安全局工作部署,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于2022年5月16至19日对陕西省延安市辐射安全监管情况进行抽查。
2022-05-20
国际原子能机构帮助加勒比国家加强辐射安全和核安保
加勒比地区的许多小岛国对放射源的使用都是新手。上个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该地区启动了一个确保他们能够在医学、工业、农业和研究领域获得核技术的好处,并实现安全可靠进行的项目。
2022-05-17
将核废料转化为长效电池
在不久的将来,核电站产生的废物可以用作生产小型电池的原材料。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碳 14 的电池。在这里,碳 14 被转化为小型人造钻石的形式,能够产生足够的贝塔伏特电力来运行小型连接设备。
2022-05-13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从电处来,到“核”处去
4月15日,正值叶奇蓁院士担任总设计师的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1号机组安全商运20年。至此,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运行业绩处于世界核电行业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也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05-12
“治癌”战略性医用同位素钼-99,生产供应发生重大改变
美国能源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于2021年12月20日联合宣布,双方已共同认证,不使用高浓铀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钼-99产能已能够满足美医疗需求。这一认证意味着能源部国家核军工管理局(NNSA)的“钼-99计划”取得重大突破,未来美能够禁止出口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用高浓铀,降低全球扩散风险。
2022-05-12
英国首次成功利用X射线检测钨部件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一篇的论文中表示,首次成功利用X射线扫描钨部件,以帮助检测缺陷,并准确判断部件的使用寿命。这是聚变能源实现商业化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2-05-11
微视频科普:“核”力保胃
2022-05-11
什么是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产生并加速原子和亚原子大小的带电粒子束,例如电子、质子和离子。它们不仅用于基础研究以提高对物质的理解,还用于与健康、环境监测、食品质量、能源和航空航天技术等相关的大量社会经济应用。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