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力量 中国智造

2022-01-14 15:08  来源:中国电力报    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发与工程应用,标志着我国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三代核电装备的能力。在装备自主化方面,关键设备、材料与共性技术研究取得系列重大进展,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达88%以上,自行研制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装备,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继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成功投入商运后,2022年1月1日22时35分38秒,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发与工程应用,标志着我国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三代核电装备的能力。在装备自主化方面,关键设备、材料与共性技术研究取得系列重大进展,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达88%以上,自行研制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装备,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核电事业部总经理樊险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华龙一号”代表我国核电研制最高水平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目前,“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继介绍说,“华龙一号”在核电主设备上通过联合研制实现了100%的国产化,不仅关键设备,对于核电建设用的大宗材料也是如此。中核集团联合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等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共同突破了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

哈电集团为‘华龙一号’机组提供了汽轮发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安注箱、PRS换热器、PCS热交换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等设备。”樊险峰告诉本报记者,哈电集团目前正承担着漳州1号、2号机组、宁德5号机组、惠州1号机组、苍南1号机组蒸汽发生器,昌江3号、4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和主泵等产品的制造工作。除此之外,哈电集团还完成了“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3号机组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PRS换热器、PCS热交换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联箱、支承等设备的制造工作,为“华龙一号”的首堆建设和海外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已投运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中,上海电气提供了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及其他配套产品,‘华龙一号’首次采用上海电气首台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核电部部长徐龙晴介绍说,“华龙一号”首次采用国产控制系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在卡拉奇核电项目中,上海电气提供核岛堆内构件、常规岛和其他关键设备,成为国内首家全套百万等级核电“走出去”的企业。

东方电气是“华龙一号”福清核电项目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在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先后攻克了蒸汽发生器管板深孔加工、管板自动热丝大面积镍基堆焊等数十项关键制造和检测技术难点,申报国家专利十余项。在常规岛设备方面,汽轮机采用先进高效通流技术,转子采用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焊接技术,低压末级长叶片和末级空心导叶采用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目前世界上最长的1828毫米叶片方案。发电机采用了自主开发的电磁计算程序、自主研发的绝缘系统,整体式定子结构、低焊接敏感性高强度合金钢等。汽轮机组控制方面开发出适用于“华龙一号”汽轮发电机组核心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

核电装备制造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走过了将近50个年头,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大致三个阶段。从1985年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开始,经过秦山二期60万千瓦、岭澳二期10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自主化发展,再到如今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在核电产业发展历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产品性能满足技术质量标准要求,生产进度满足建设进度要求,为我国核电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过近5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掌握了核电关键设备的制造、检验和试验技术,综合实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已完全掌握核电常规岛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可以为核电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主要体现在:

建立并形成了一批工程试验、研发基地;建成了一批材料研究基地;建成了以哈电集团、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为代表的核岛、常规岛关键设备制造基地;建成了一批装备精良的主管道/钢制安全壳(CV)、主泵/阀门和重型起重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国内核电设备制造质保体系;建立和形成了三代核电物项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整体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不能忽略的是,我国核电部分关键设备及核心零部件仍未实现自主化,一些已实现国产化的设备难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樊险峰告诉本报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