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已形成三个大型铀资源基地

2018-07-04 22:26  

近日,中核集团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接受了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由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成果评价组一致认为,内蒙古中西部沉积盆地铀成矿作用研


近日,中核集团“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接受了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由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成果评价组一致认为,内蒙古中西部沉积盆地铀成矿作用研究成果十分突出,突破了国际上“次造山带控矿”、“典型层间氧化渗入成矿”、“古河道型”等传统铀成矿理论的束缚,取得了砂岩型铀矿理论创新和重大找矿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发现了和落实了2个超大型、4个特大型、3个大型和2个中型铀矿床,其中大营、努和廷两个超大型矿床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床的历史。 目前内蒙古中西部已形成3个万吨——十万吨级铀资源基地,对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程度有重大意义。

评价专家组还指出,上述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古层间氧化带型”、“古河谷型”和“同沉积泥岩型”等铀成矿理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该成果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助推了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我国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新格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据了解,近二十年来,中核集团二八大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持续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铀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创新成果,引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陆续实现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打造我国天然铀“军工基石、核电粮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