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弃核是一盘大棋,中国值得研究!
2022年初,俄乌冲突硝烟弥漫,许多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德国。当德国随美国起舞,向俄罗斯挥起制裁大棒时,许多人开始为德国的能源供应担忧。毕竟,制裁自己的奶妈(俄罗斯是德国最大的化石能源供给国),若不是卧龙凤雏运筹帷幄,谁也走不出这步大棋。2022年还是德国核电的临终之年,按照德国的弃核计划,德国将在2022年底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成为无核电国家。想着曾经的核电大国与核电绝交,世界核电人都不免唏嘘。而俄乌冲突给德国造成的巨大能源压力,让...
2022-04-27
三菱重工将利用新型反应堆量产氢能 2030年实用化
4月22日,三菱重工宣布,将使用名为“高温气冷堆(HTGR)”的新一代反应堆大量生产氢气。2022年内将启动验证实验,预计到2030年代前半期达到实用化。如果利用核电站生产的电制备氢气,可以兼顾低成本和脱碳。目标是在碳排放较多的钢铁业等产业界使用。
2022-04-24
重磅预告!第十届“魅力之光”杯核科普启动仪式暨院士凤凰网直播活动
4月21日15:00“魅力之光”将再次启航,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两位院士将与你一起走近核科学展望绿色美好未来。
2022-04-21
如何让14亿人碳中“核”?
在双碳大背景下,能源行业急需大力发展清洁而高效的能源,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用电需求。然而一直以来,风光电等绿色能源受困于稳定性不足的先天缺陷,而储能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又尚需一些时日。但其实人类社会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找到了一种可能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并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核能。
2022-04-19
海阳“核能+光伏”工程投运 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60吨
近日,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工程采用“就地逆变,集中并网”方式,高效利用厂区空余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1009千瓦,年发电量约126万千瓦时,所发电量“自发自用,就地消纳”,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414.26吨。该工程是山东核电探索多能互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又一创新实践。
2022-04-19
迈向公正的能源转型:核电在清洁能源领域拥有最高薪酬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一次活动上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从化石燃料的转变而失去的就业机会更多,而薪酬最高的将继续是核电,核电将提供重要且可持续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当地和区域经济受益。
2022-04-18
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伊朗现在完全掌握了核燃料循环
德黑兰——伊朗原子能组织 (AEOI) 发言人贝鲁兹·卡马尔万迪 (Behrouz Kamalvandi) 强调,伊朗现在完全掌握了核燃料循环。
2022-04-18
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王黎明:核能发展在能源安全主题中不可或缺
近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同时,《规划》对核电事业发展提出了诸多细致目标,涉及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战略前瞻等方面。针对《规划》中的具体部署,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采访了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科技委常委王黎明。
2022-04-18
论核电的重要性
工业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一度核电,不仅仅是一度电,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国家规则的方方面面。读了以下内容,你就知道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重要性了。
2022-04-16
马克龙:法国将坚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争取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14日在访问法国西北部城市勒阿弗尔时重申自己在生态方面的竞选计划,表示法国将坚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2-04-15
爱尔兰是时候考虑核电了吗?
爱尔兰希望通过将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到 2030 年将电力排放强度降低到100克/千瓦时。丹尼斯·达夫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是时候考虑核电了!
2022-04-12
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
4月11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海阳核电探索核能与新能源耦合,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又一创新实践。
2022-04-12
伊朗总统表示伊朗将继续就和平利用核能进行研究
伊朗总统莱希9日表示,伊朗有权和平利用核能,无论其他国家的意愿或意见如何,伊朗都将继续就和平利用核能进行研究。
2022-04-10
放射性核素有寿命吗?
对于放射性物质,半衰期可以确定放射性物质不再构成威胁所需的时间; 对于其他物质(例如碳14),半衰期可以帮助进行放射性测年(碳测年),从而确定古代遗骸的大致年龄!对于不熟悉核化学的人来说,这似乎有些复杂,但它是一个有用且用途广泛的概念。
2022-04-07
IPCC 为“宜居的未来”制定能源选择
世界核协会总干事萨马·毕尔巴鄂·莱昂表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核能的贡献,需要采取三项紧急行动: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寿命;为新核电厂提供融资渠道并简化许可和监管程序;并投资开发新的核技术,例如低碳区域供热计划,并实现大规模清洁氢气生产。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