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电力副总经理顾健:智能化趋势必然会影响核电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核工业各领域正将先进信息技术与自身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获取新动能,谋求新发展。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健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智能化趋势必然会影响核电,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谈起核电领域智能化,顾健如是说。目前,国内核电领域智能化工作正多线开展。中国核电已在多个系统开展核电工业互联网应用研究,同...
2020-05-09
我国核燃料产业加速转轨智能化 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IT新技术,提出“智慧核燃料”目标
在传统制造业纷纷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伴随我国核事业起步发展的核燃料产业正在转轨智能化。据了解,在此次疫情期间,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早在2月10日就全面复工,其两化融合下的新型生产线就凸显出核燃料产业积极拥抱前沿技术的成效。这次疫情带给我们重大启示,即必须加快中国原子能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子能公司)副总经理丁建波表示,核燃料产业虽有其特殊性,但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
2020-04-29
“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核燃料产业以“智”涅槃
核燃料是核反应堆的动力之源。核燃料产业随我国核事业一同起步发展,历史深厚,具有民族产业传统的一面。而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早在2月10日就全面复工,其两化融合下的新型生产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核燃料产业积极拥抱前沿技术的成效。这次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我们以重大启示,即必须要加快中国原子能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建波在接受采访时...
2020-04-22
我国三代核电智能化棒控棒位系统落户华龙一号
近日,中核集团数字核电建设再传喜讯: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承担的华龙一号漳州核电项目1、2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顺利通过设计审查,即将实现工程应用。该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智能化棒控棒位系统,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至此中国核动力院在棒控棒位系统设备上具备了全套整体供货能力。棒控棒位系统设备是核电站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专用仪控设备,如同汽车通过油门和刹车调节行驶速度,棒控棒位系统设备通过调节控制棒在反应堆中的位置...
2020-04-1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辐射探测器研发设施助力科研及半导体探测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近期,原子能院核技术所利用核辐射探测器研发条件项目设备、设施(简称核辐射探测器研发设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核探测技术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工作,标志着该设施已具备为重点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该设施包含的半导体探测器工艺线,是中核集团半导体探测器制备工艺研究设备、设施最为齐全的工艺线,它的投运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先进半导体探测器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核辐射探测器研发设施主要用于硅平面工艺探测器、高纯锗、化合物半导体探...
2020-04-09
图为技术“一键VR”:国内首创厂级网页版VR
随着VR技术的不断推广及其应用的不断普及,在工业领域,VR几乎成为了三维数字化项目的标配,但是,这项技术至今尚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首先,传统的VR技术路线多采用Unity3D或UE4等引擎技术路线,根本无法支持全厂(如大型电厂、石油石化工厂等)大模型加载,针对大型工厂模型,必定需要进行模型多边面删减等优化处理,或者进行分场景分级加载(一个场景拆分为多个小场景载入)。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无法支持全厂级无损模型加载,这成了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瓶颈...
2020-04-02
创新型智能套筒助力核电智慧运维
智能套筒广泛应用于全球诸如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矿业、核电、风电、航空、轨道交通、冶金、造船及工程机械等行业。可以在一个扭矩循环中测量螺栓实际扭矩。通过创新性设计,智能套筒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套筒了。智能套筒体积不大于标准套筒。小巧的造型加上创新技术使智能套筒成为了一个最好的检验螺栓连接质量的校验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多种扭矩工具的主校准设备。智能套筒信号可分为三种连接方式:wifi智能套筒、蓝牙智能套筒、射频...
2020-03-13
国核锆业取得钛和不锈钢无损检测(参考试块)标准伤标准物质两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中国核电网从国核锆业获悉:近日,该公司取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钛和不锈钢无损检测(参考试块)标准伤标准物质两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资质在全国范围内仅授权国核锆业,标志着公司无损检测人工伤制备技术代表了国家能力,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在管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超声检测对产品进行检验,以排除不满足要求的管材。而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的标准,是通过在管材上制作规定尺寸特征量值的人工槽型标准伤,进行...
2020-03-10
核安全所核反应堆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研发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在核反应堆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展了基于状态信息成像技术的核反应堆全范围智能故障诊断新方法研究及系统研发,为核反应堆故障诊断方法提供了新手段。
2020-03-05
十年磨一“剑” | COSINE自主核电关键设计软件交出满意答卷
COSINE是什么?是余弦函数?是那条波动的曲线?它还是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核电软件的名字更是我国核电软件自主化不懈奋斗的历程!十年前,党中央决定引进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开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这一征程上,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核电软件技术中心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关键设计软件自主化技术研究课题,成功研发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关键设计软件COSINE。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C...
2020-02-14
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换料大修完成
2020年1月19日11:42,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换料大修(以下简称101大修)完成所有检修及试验项目,机组成功并网。三门核电1号机组于2019年12月3日19:56与电网解列,101大修正式开始。大修期间,三门核电与各协作单位坚持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核安全文化价值理念,广泛开展党建联建,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遵照精细严实、高度敏感的工作要求,贯彻安全、责任、担当、合作、高效的大修工作期望,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善...
2020-01-20
中核集团8台核电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
近日,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组织获悉,中核集团秦山第二核电厂1、4号机组,秦山第三核电厂1号机组,方家山核电厂1、2号机组,田湾核电1、2号机组,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等8台机组获得WANO综合指数满分,再创历史新高。此外,中国核电获得2019年WANO核能卓越绩效奖,这是WANO对中国核电近年来在建机组持续增加,新机组不断投运,安全业绩持续提升,不断培育高度责任心,追求卓越公司文化的肯定,也是继中国核电2011年获得该奖项后第二次获得此奖项。据悉,截至201...
2020-01-14
中国广核:2019年核电机组总发电量同比增长14%
1月6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核”,003816.SZ)公布了2019年运营情况,主要得益于台山1号、2号机组开始商业运营,2019年全年,中国广核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1901.9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14.08%。总上网电量约为1789.7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 13.96%。
2020-01-07
江苏核电“从1060MW到1126MW”档案微视频
江苏核电从1060MW到1126MW档案微视频,该视频荣获国家档案局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优秀奖。
2019-12-23
国家电投佳木斯综合智慧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服务合同签署
2019年12月12日,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董事长、党委书记卢洪早带队赴哈尔滨拜访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国力会见了卢洪早一行。双方围绕后续合作、项目准备、人力投入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并签署了《国家电投佳木斯综合智慧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服务合同》。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振领、李清峰,公司技术总监夏志定等参加会议和签约仪式。王国力对卢...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