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代核电发展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4月23日,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8年春季高峰会议在京召开。论坛上发布的《我国三代核电战略价值研究课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三代核电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呼吁尽快核准三代核电开工建设。报告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
2018-04-26
研究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发展产业中心
昨天(23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首次发布《我国三代核电发展战略价值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三代核电发展的优势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核电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以华龙一号
2018-04-24
美企称美国境内将不再建核电站
美国最大的核电站运营公司爱克斯龙(Exelon)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William Von Hoene预测,美国核能前景黯淡。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运营成本高,他预计不会在美国建造新的核电站。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美国目前
2018-04-23
比利时计划翻倍海上风电容量
4月20日,比利时政府宣布,2020年之后将使北海海域可用于海上风电场的面积翻番,作为远离核电策略的一部分。远离核电 比利时计划翻倍海上风电容量目前,比利时拥有四个海上风电场,发电量为871兆瓦。政府希望到2020年海上风电
2018-04-23
中国环境报:重整行装再出发 牢牢守护核安全
实施《核安全法》加强核安全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我国核安全领域的根本法——《核安全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核安全法》通过设立严格的标准、制定严密的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管,并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对保障核事
2018-04-17
《南方周末》:“废弃物应如何处置还在研究中” 对话日本经产省核电事故办公室主任樋本谕
当地时间2018年3月19日,韩国首尔,民众在日本大使馆前示威,抗议进口福岛水产品。(视觉中国 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废弃物应如何处置还在研究中 对话日本经产省核电事故办公室主任樋本谕》)福
2018-04-16
重整行装再出发 牢牢守护核安全,实施《核安全法》加强核安全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国核安全领域的根本法——《核安全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核安全法》通过设立严格的标准、制定严密的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管,并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对保障核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捍卫国家安全、维护公众权益
2018-04-13
华龙总师邢继:用成长行迹绘核电强国图
核电被公认为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中国的核电发展从跟随到引领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正在从一个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靠的就是一支坚定和奋进的科技工程队伍。央视财经频道《财经人物周刊》讲述其中一位领头人的故事,他就是华龙
2018-04-11
贺禹:发展核电是中国节能减排必由之路 借“一带一路”东风冲出国门
作为我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中广核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4月9日,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CEO圆桌活动中表示,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可以带动国内5400多家企业参与建设,带来的产业
2018-04-10
核电如果建在内陆?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能的布局思路与福岛核事故后公众的担忧混杂
2018-04-0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BNCT对战黑色素瘤
核能应用不仅仅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能够照耀未来。新时代,治疗癌症、为民谋利是最大的民生之一。核技术医疗在这一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周永茂眼中,核技术应用最具潜力的领域就
2018-04-08
刘巍:核电是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
核电清洁、低碳、能量密度高、经济性好,不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除短暂的换料大修外,能以额定功率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基荷电源可靠、经济、充足和清洁四大要求,是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2018-04-04
煤电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核电行业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17年7月发改委等1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意见指出优化我国煤电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煤电装机,鼓励和推动发电集团实施重组整合。《意见》再次明确了去年11
2018-04-04
国家能源局局长: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能源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履行新使命、展现新风貌、取得新成效?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
2018-04-03
杨帆:核设施 = 危险?如何才能去除这被误解的污名
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工业或公共服务设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需要而兴建,其中某些设施可能会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公众健康与经济财产等造成损害,因此周边
2018-04-03